本報訊(記者 葉桂華 通訊員 孫 玉)昨天5時58分10秒,“神舟八號”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騰空而起,飛入太空。作為一名特殊的“乘客”,泰興蕎麥也隨之開始了它的奇異之旅。 這批泰興蕎麥種子是由泰州市旱地作物研究所提供的。昨天上午,該所所長謝建明與中國航天育種中心主任助理許海民取得電話聯系,后者對“泰興蕎麥”種子升空的消息給予了確認。 許海民在電話中透露,這批飛天的泰興蕎麥種子都是他親自挑選的,總重量為5克,有250粒。 為確認泰興蕎麥飛天的消息,謝建明還提供了又一個佐證:目前,該所已接到了來自中國航天信息中心的函件,函件中邀請旱地作物研究所參加即將召開的“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交會對接的祝賀會。“在此次祝賀會上,完成飛天紀錄的泰興蕎麥將會接受公證,獲頒‘搭載公證書’。” 泰興蕎麥成功飛天,其意義非同尋常,這是繼2006年泰興“大佛指”銀杏被“實踐八號”育種衛星帶上太空后,我市又一特色作物品種完成飛天紀錄,也是我市第一個搭載“神舟”系列飛船飛天的農作物品種,在全省地級市中創造了航天育種的新紀錄。 據介紹,蕎麥屬于小作物一類,有甜蕎、苦蕎之分。“泰興蕎麥”屬于甜蕎,品質好、吃口好。我市歷來有種蕎麥的傳統,特別是在泰興市,一直有年前年后吃“格定”(意指蕎麥面條)、元宵節吃“扁團”(即蕎麥湯圓)的習慣。“泰興蕎麥”生長期短,通常是搶在秋播前種下去,兩個多月就能收獲。據初步統計,僅泰興市,目前種植面積就達5至6萬畝,已開發出蕎麥面條等特色產品。 目前,“泰興蕎麥”已被列入國家“十二五”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是國家重點建設的五十大作物產業技術體系之一,泰州市旱地作物研究所也被列為全國16個重點綜合試驗站之一,全面負責泰興、江都、姜堰、如皋、贛榆5個示范縣蕎麥種植的技術支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