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情報 科技情報專指通過公開信息渠道獲取的有關科學發展、技術創新、最新動態的有用知識。知識性、傳遞性和效用性是科技情報的三個基本屬性。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對科技情報很有研究,他給科技情報作了如此定義:“科技情報是激活了的知識。”他在一次學術會議上提出,高級的科技情報工作就是用系統辨識的方法研究情報,不是把資料搜集起來就行了,要進行加工。這一點很重要,要抓住重點、要害問題,通過分析比較對之進行系統深入的研究。 科技查新 科技查新是查新機構根據查新委托人提出的驗證內容進行文獻檢索,對其自稱的創新之處進行客觀、公正的文獻情報分析報告的工作。科技查新為保證科技立項、新產品、高新技術產品認定、科技成果鑒定、評獎等工作的科學性、公正性和正確性,避免重復立項,保證科技項目新穎性、先進性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泰興設立省級情報分支機構,我們以后就好比有了探查全球信息資源的“望遠鏡”,在家門口就可以觀達全球。不必為了科技查新或項目評估再大費周章地跑到大城市、科研院所去了。 ——泰興濟川藥業藥物研究院院長董自波 以前,產品設計時一般都是到百度、谷歌上搜索,防止沖撞別人專利。然而百度等網絡搜索引擎只能作常規搜索,很多非常規的產品設計一般只能在專業網站上才能搜羅到,為了避免麻煩,有時不得不花更多時間和精力到行業協會去查詢,既費時、又費力。更為麻煩的是,企業科研人員最常涉及的科技查新服務,必須帶著相關資料到省科技查新中心才行,而現在,只要帶齊資料開車10分鐘,到泰興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就能完成相關工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泰隆集團設計主管李輝 打開泰興科技創新網(http://210.73.128.41/txgzz/),輸入任一產品或文獻名稱,輕輕點擊鼠標,就能查閱到全球相關產品或文獻的所有信息。 9月28日,作為省科技學術情報研究所在全省設立的第一家分支機構——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泰興分中心揭牌和省工程技術文獻信息中心泰興工作站(以下簡稱“一站一中心”),掛牌成立。 科技情報和科技信息不僅是行政管理、經驗管理、生產研發等各類人員獲取最新科技知識的最佳捷徑,也是各類企業掌握市場需求、了解業界動向、優化創新決策的前哨與窗口。省科技學術情報研究所泰興分中心主要依托省情報所強大的技術后盾和豐富的信息資源,為政府、企業提供最快捷、最精準的科技文獻、查新、統計和評估服務。省工程技術文獻信息中心泰興工作站則可提供各種科技文獻數據庫20多個,為企業提供科技成果資源和專家庫資源檢索服務。 “科技創新,情報先行。”泰興科技局局長焦國慶說,發達國家、發達地區的實踐經驗反復證明,科技情報與科技信息工作是做好科技創新的前提和基礎。近年來,在開放創新“雙輪驅動”戰略引領以及“468”產業升級計劃的助推下,泰興先后引進200多名高科技人才,申報各類科技計劃項目283項。然而,相對高歌猛進的科技創新勢頭,科技信息資源卻日顯匱乏,無論是企業或者人才,要想在行業或某一領域獨樹一幟,就必須“知己知彼”,搜羅和掌握相關信息資源越全面準確,就能越好地改進產品或技術,引領潮流。 泰興市委書記張兆江表示,省級科技情報分支機構落戶泰興,為企業和科技人員提供更便捷的科技查新、技術評估、文獻利用、科技咨詢、項目管理等服務,必將推動該市科技創新工作的開展,極大地促進該市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據了解,雖為分支機構,但為了進一步方便廣大企業和工程技術人員,省科技學術情報研究所泰興分中心建立了一個綜合信息查閱端口,將維普、萬方、中外專利信息等多個專業數據平臺囊括其中,與省科技學術情報研究所一個數據平臺一個查閱端口相比,更為快捷。 泰興科技局副局長陸愛平告訴記者,相對省科技學術情報研究機構,“一站一中心”設置到地方,輻射半徑雖然縮小,但卻更貼近地方實際,為企業或地方提供更具個性化、更切實際的服務。比如,當企業計劃涉足嶄新的產品領域時,“一站一中心”會根據掌握的企業歷年來發展情況,“量身定制”行業、產業分析報告,并對市場風險與前景作出更準確的預測。同時,“一站一中心”還將定期向地方領導提供最先進、最及時的政策報告和產業動向,為決策者制訂發展規劃提供參考。 9月28日,泰興首批100家企業科技負責人率先領到了“一站一中心”VIP使用卡,憑此卡可在任何地方上網登陸泰興科技創新網查閱信息。“沒有辦理VIP使用卡的用戶,也可隨時隨地到科技創業服務中心的電子閱覽室進行包括科技查新等在內的免費信息查閱服務。”陸愛平說。 省科技廳副廳長蔣躍建說,泰興市連續11次進入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行列,被評為中國產業發展能力百強縣市。這次把省科技情報分支機構設在泰興,就是希望泰興能繼續抓好“第一生產力、第一資源、第一驅動力”,率先建成創新型城市,打造成為蘇中乃至全省的科技創新先導區、示范區。撰文/朱敏麗 申富山攝影/駱忠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