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唐春成 特約記者 蔡金保 通訊員 李 進 實習生王幸君)中秋節前,市民季先生來到泰興市根思鄉李秀河村的廣森鹿場,購買了5000多元的鹿茸。“這兒的鹿茸新鮮、品質好,正好用來孝敬父母。” 廣森鹿場目前存欄梅花鹿近500頭,已成為全省規模最大的梅花鹿繁育基地。 為爭配偶雄鹿常常角斗 當下正是梅花鹿發情期,飼養員喂食時要減料。因為公鹿養得太壯,容易彼此傷害;母鹿過于肥胖,日后會導致難產 走進養殖區,飼養員老丁正在為一群梅花鹿喂食山芋藤。“梅花鹿對食物要求不高,平時喂些山芋藤、黃豆稈、花生藤等就可以了,這些青棵作物成本低廉,在周邊可以常年收購。”老丁說,為了保證梅花鹿營養均衡,每天還要給它們少量喂食由玉米、麩皮、豆粕等發酵而成的精料。 不一會兒,一大摞新鮮山芋藤被鹿群一掃而光。“食欲好說明它們很健康。”老丁說,患病的鹿都有離群習慣,而且食欲不振。 隔壁的公鹿圈舍內傳來激烈碰撞的聲音。原來是幾只雄鹿發生角斗。老丁喝了幾聲,雄鹿方才安靜下來。“每年8月至10月,梅花鹿進入發情期,這時的雄鹿變得性情粗暴、兇猛,為了爭奪配偶,常常會發生角斗。” “這幾天已經逐漸給它們減料。”老丁說,公鹿在發情期如果養得太壯,容易彼此傷害,而母鹿如果過于肥胖,日后會導致難產。 在另一個圈舍內,老丁蹲下身子仔細觀察梅花鹿糞便情況。“觀察糞便能判斷鹿的身體營養狀況。”老丁說,現在這個季節,鹿糞最好是一坨一坨的,如果呈顆粒狀,說明鹿的營養不良,可以適當加料;如果出現拉稀,則說明消化不良,需要減料,并盡早消炎治療。 養鹿需要大量玉米稈、花生藤等作為粗料,該基地帶動了周邊種植玉米、花生達數千畝,不僅保證了養鹿飼料來源,也讓周邊農戶得到了實惠。 雄鹿每年割茸兩次 采集鹿茸必須將梅花鹿麻醉,將尾部裝有紅色絨線的注射器塞入不銹鋼管一端,然后用力一吹,注射器便會如同飛鏢一樣飛出射中鹿身,并依托慣性自動完成藥劑注射 雄鹿的嫩角沒有長成硬骨時便是鹿茸。鹿茸帶茸毛,含血液,是一種貴重中藥,可滋補強壯身體,對體質虛弱、神經衰弱等有顯著療效。 在鹿場內,記者發現所有雄鹿的頭部都是光禿禿的。“這些鹿剛被割茸,一頭雄鹿每年可以完成兩次割茸。”養殖場負責人常明廣介紹,鹿茸生長期一般50天左右,每年5月至8月是長茸期。頭茬茸收割后,二茬茸50天后可以再次收割。 雄鹿脾氣很大,采集鹿茸必須將其麻醉。常明廣從他的“動物醫療室”內拿出一根細細的約莫1.5米長的不銹鋼管。“這是我自己發明的‘麻醉槍’。” 將尾部裝有紅色絨線的注射器塞入不銹鋼管一端,然后用力一吹,注射器便會如同飛鏢一樣飛出射中鹿身。依托飛行慣性以及注射器上的橡皮筋拉力,注射器扎中鹿身后,能夠自動完成藥劑注射。 梅花鹿被注射過麻醉劑后,約摸10分鐘后便會昏睡。此時,需要幾名工人共同采茸:一人割茸,一人穩住鹿身,一人用容器等血。 常明廣向記者展示了割茸用的鋸子。鋸身約30多厘米長,看上去十分鋒利。“割茸前,鋸子須用酒精嚴格消毒。鹿茸質地柔軟,割茸時下手要輕,一般5分鐘即可收割完畢。采好后,須在10分鐘內打解藥讓梅花鹿恢復神志,同時為梅花鹿止血。” “目前鹿茸市場價為每公斤4600元左右。”常明廣說,養殖場每頭雄鹿平均年產茸1.5公斤左右,他今年純收入有望達到150萬元。 做華東地區最大養殖基地 常明廣鼓勵周邊農民養殖梅花鹿,并引導他們加盟,由他提供幼鹿、飼料、技術等,力爭使當地梅花鹿飼養量達到1000頭以上 目前,廣森鹿場已經成為中國畜牧業協會鹿業分會理事單位。對此,常明廣并未滿足。“規模產生效益。”常明廣認為,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以及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保健意識不斷增強,養殖梅花鹿市場前景廣闊。 雌性梅花鹿的經濟效益主要來自于生產幼崽。目前雄性幼崽市場價每只為7000元左右,雌性幼崽3500元左右。為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每年鹿場新生產的梅花鹿幼崽,常明廣一只都不賣。 在我國東北地區,很多農戶都散養梅花鹿。常明廣打算借鑒這一模式,鼓勵周邊農民養殖梅花鹿,并引導他們加盟,由他提供幼鹿、飼料、技術等,力爭使當地梅花鹿養殖數量達到1000頭以上,成為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養殖基地。 梅花鹿幼崽的成活率一般只有50%。近年來,在泰興畜牧獸醫專家指導下,廣森鹿場的梅花鹿幼崽成活率已提高至87%。“目前還只是出售鹿產品原料,以后還要提升產品附加值。”常明廣說,明年他計劃投入500萬元上馬深加工項目,生產鹿酒、中成藥等系列產品。 記者手記 人棄我取,創業成功的要訣 現在看來,廣森鹿場無疑是成功的。一年獲100多萬元純利,這是很多創業人的夢想。 常明廣告訴記者,人棄我取是他成功的要訣之一。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東南亞等主要鹿茸市場需求驟減,鹿茸價格暴跌至每公斤1000元左右,我國東北等地普通養殖戶的梅花鹿一度被大量宰殺。金融危機恰好給了常明廣低價收購梅花鹿的機會。當年,他放棄建筑業,從長白山購買140多頭梅花鹿,并邀請長白山地區梅花鹿養殖專家提供技術指導,共投入400萬元返鄉創辦廣森鹿場。 市場低迷時,很多人看到的是絕望,真正有商業頭腦的人看到的是機遇。常明廣低價收購梅花鹿的那一刻,其實他已經成功了一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