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朱敏麗 特約記者 張建榮 通訊員 張 倫 張宏生)維也納金色大廳素有“音樂家天堂”之稱,歷來被視為音樂圣殿,無數音樂家以在此表演為榮。7月26日,作為慶祝中奧建交40周年的文化交流內容之一,泰興市泰興鎮(zhèn)中心小學京劇小社團12名娃娃票友有幸登上這一世界舞臺,一曲《貴妃醉酒》唱響金色大廳,“醉倒”國外觀眾。 高規(guī)格受邀 今年是中奧兩國建交40周年,奧地利將2011年定為中國年,兩國的雙邊交流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作為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內容,此次國家文化部、教育部、中國教育學會和中國文聯(lián)牽頭,在維也納舉行第六屆“文化中國·維也納金色大廳青少年文藝晚會”,來自全國各地的10所小學表演團隊精彩亮相。經過篩選,泰興鎮(zhèn)中心小學的作品《貴妃醉酒》被選中。 泰興鎮(zhèn)中心小學校長姚恒章介紹,這次參演是經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教育學會全國青少年科學與藝術大會組委會、全國青少年文化中國活動組委會推薦,代表了當代青少年音樂、舞蹈藝術的最新成果。該校參演學生有12名,都是學校京劇小社團的“老”演員,而京劇正是該校的德育特色品牌。 2008年起,泰興鎮(zhèn)中心小學積極開展“京劇進校園”活動,教導學生學習梅派京劇,先后從全國各地邀請京劇大師前來指導,并聘請著名京劇大師梅葆玖擔任名譽校長。 近年來,該校京劇小社團多次參加全國和省市大賽獲獎,學校2011年還被授予“中國梅蘭芳京劇訓練基地”。 登上金色大廳 京劇小社團的孩子們雖然在國內大小舞臺演出過多次,經驗“老到”,但對于金色大廳這一世界性舞臺,孩子們還是顯得好奇、興奮而又緊張。 晚上7點,孩子們提前半個小時進入金色大廳候演。“金色大廳果然是‘金色’的,燈光一照,真是金碧輝煌。左右兩邊16根梁柱,上面還雕刻著音樂女神的彩像,好壯觀。”在等待演出的同時,張軒宇從后臺“偷窺”金色大廳。 主演貴妃的陸琦玥更多的是緊張,她拿著演出節(jié)目表反復看了好幾遍。“我們的節(jié)目排在第29個。”陸琦玥掐著指頭算著前面的節(jié)目個數,并暗暗給自己打氣,“前面的小朋友表演的《采茶舞曲》、《花好月圓》非常精彩,我也要表演好。” 晚上10點左右,陸琦玥和同伴們終于出場了,華麗的頭飾、多彩的袍服,孩子們一登場就迎來一陣熱烈的掌聲。短短幾分鐘,時而婉轉悠揚,時而鏗鏘有力,孩子們將京劇國粹演繹得淋漓盡致。“開始還有點緊張,后來一登臺就忘記緊張了,只知道跟著曲拍走、唱。”陸琦玥說。 中國與奧地利的時差有6小時左右,當晚11點半,演出一結束,趙錦濤就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給留守家中的爸爸趙留鋒打起了越洋電話。“她打電話的時候,我們這里已經是27日凌晨5點多了,電話那頭孩子非常興奮,前后10多分鐘都在描述演出情況,被她這一攪,我也睡意全無。”趙留鋒開心地說。 記下最美日記 “這是第一次出國,我要把每天的見聞都記下來。”臨出發(fā)前,孩子們都買了一本精美的筆記本。 “7月22日,星期五,一下飛機,我們去的第一個景點,是德國美麗的美茵河,美茵河波光粼粼,河上有一座蘇式鐵橋,我們興奮地在橋上走了一個來回,回到岸邊,只見一些野鴿子在湖邊嬉戲,我們又去喂鴿子,后來我們還去參觀了凱撒教堂,拍了很多照片。”“7月25日,星期一,多雨。今天我們游覽了意大利著名的威尼斯,參觀了圣馬可大廣場、嘆息橋……啊!真是美好的一天。” “7月26日,星期二,下午4點,我們在張校長的帶領下,拜會了中國駐奧地利使館。還沒進使館,只見一枚中國國徽高懸在大使館大門口,一面鮮艷的五星紅旗迎風招展,我們此時不由覺得一股親切感油然而生……” 7月27日,在征得孩子們同意后,姚恒章將大家的日記拍成圖片發(fā)給了記者,希望通過本報跟全市的小朋友們分享一下孩子們的見聞和喜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