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興溪橋鎮南殷村曾是一個10年換了五任村支書的“亂子村”,民心思治。 2003年,南殷村建立了由64名村民代表參加的民主議事會,對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項,均由民主議事會討論,按大多數人的意愿作決策。 連接南殷村南片和北片的一座橋年久失修。去年4月,村里就此事召開民主議事會。大多數村民代表認為,簡單的修補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建議重新建一座高負荷、寬幅度的鋼筋混凝土橋。村民議事會作出決策后,通過多種途徑籌資20萬元,迅速開工建設。 實行村民自治后,南殷村干部每半年要向村民代表述職一次,滿意率、基本滿意率低于50%的,要說明情況或引咎辭職。村里所有辦公及其他物品,必須由5人理財小組審核,經村民代表簽字后,再由村支書簽字方能報賬,并上財務公開欄接受全體村民監督。依靠村民自治,南殷村一躍成為首批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 泰州市委、市政府及時召開現場會,大力推廣泰興溪橋鎮南殷村村民自治模式,堅持重大事項由村民代表議定,復雜的矛盾糾紛由村民代表評斷,村干部盡職不盡職也由村民代表來評說,賦予群眾充分的民主權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