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楊照民 申富山 特約記者 張建榮 通訊員 嚴新峰 葉常生)自來水激射在青菜上,濺出清澈的水花。“終于用上干凈的長江水了。”泰興市黃橋鎮印院村農民王三英一邊洗菜一邊樂。2000年,該市開始實施區域供水工程。根據省政府規劃,到“十二五”末,蘇中地區要實現區域供水全覆蓋。2010年底,該市區域供水工程基本竣工,120多萬人口飲上長江水,提前5年實現目標。 30年前,王三英家就用上了自來水,可當時源水是內河水。“雜質多,水質也差,不好喝。”王三英說。和王三英有同樣感受的,當時在泰興有100多萬人。 提及內河水,泰興市水務局副局長趙培林連連搖頭。“水質混濁,偏咸,而且含鐵量偏高。”趙培林說,寧通高速廣陵服務區是蘇中最大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外地司機一喝這里的水,就火冒三丈,經常投訴。 上世紀90年代,泰興市區及周邊姚王、張橋、根思等幾個鄉鎮約20萬人喝上了長江水,但該市還有100多萬人依然喝的是內河水和深井水。2000年,泰興市編制《泰興市區域供水規劃》,開始實施區域供水工程。此后,該市先后實施泰黃清水輸水工程及鄉鎮管線工程,總投資近4億元。 該市區域供水源水供應原先來自永安水源廠。隨著覆蓋范圍不斷擴大,用水量迅速增長,原永安水源廠源水輸送能力嚴重不足。根據泰州市區域供水總體規劃,該市將永安水源廠封停,源水改取自泰州市自來水公司三水廠。該市同時將楊莊水廠制水能力由每日5萬噸擴建為每日15萬噸,工程于2008年11月竣工。由此,該市自來水公司日供水能力從原來的9萬噸提升到19萬噸,具備了區域供水全覆蓋的能力。 據介紹,泰州市自來水公司三水廠水源取水口位于高港區永安洲長江段。該長江段水源水質常年保持在二類標準,是理想的飲用水源。近年來,市及沿江各市(區)不斷加強長江水源保護,建成了長江水質自動監測站,對排入長江及有關支流的污染物實施全面監控。 目前,泰興市已建成長達170多公里的區域供水主管網,與各鎮村基本實現連通。“全市還有約3萬人口未接通長江水,其余已全部供水。”該市水務局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該市正加緊實施掃尾工程,盡快讓所有人飲上長江水。 據介紹,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該市區域供水工程爭取到了世界銀行1271萬美元的低息貸款。另外,該市還從城市開發土地凈出讓金中提取一部分作為區域供水專項資金。 為杜絕鄉鎮水廠摻用內河水混供現象,該市將封閉所有鄉鎮水廠的原取水口,并逐步收回鄉鎮水廠(站)的產權和經營權,實施城鄉供水一體化管理。 泰興區域供水大事記 1990年 泰興城區及周邊姚王、張橋、根思等幾個鄉鎮約20萬人喝上長江水。 2000年 編制《泰興市區域供水規劃》,開始實施區域供水工程。 2001年 泰黃清水輸水一期工程竣工投產。 2005年底 黃橋老區部分鄉鎮約20萬人喝上長江水。 2007年 永安水源廠封停,自來水公司源水改取自泰州市自來水公司三水廠。 2009年 泰黃二期輸水管線及14個鄉鎮支線工程實施。 2010年底 區域供水工程基本竣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