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常國梁 童 凱 通訊員 朱玉賢 特約記者 張建榮)8月11日,經泰興市人民政府牽線搭橋,10多家企業與泰興中等專業學校達成合作意向,并根據學校現有專業特點,就共同開展“訂單式”人才培養、企業職工技能培訓、學校參與企業新產業研發等方面進行詳細合作洽淡。今后,學生畢業后,將定向輸送到新浦(泰興)化學公司、江蘇泰隆集團、波瑞集團等本地重點骨干企業。 這幾年,勞動力市場結構性矛盾日趨突出:一方面大中專畢業生就業難,另一方面企業招工難。 “究其原因,主要是大中專畢業生的職業素養與企業的用工需求不匹配。“泰興市副市長周桂香介紹說,為此,泰興市整合原電大、工業學校、經委干校、建筑工程學校、黃橋職校等5所職技校資源,投入2.5億元,在新區中等專業學校建立緊缺型技工實訓基地,根據本地重點骨干企業的需求,開展“訂單式”培訓。 今年3月,泰興航聯加盟中國兵器集團光電有限公司后,新上馬了用于高精尖武器的電連接器,急需一批電子方面的技工。泰興中等專業學校根據航聯的“訂單”,首批定向培養電子裝配工60名,泰興航聯除負擔每位學生每年2200元的學費外,對家庭困難的學生另給予1000元的資助,對優秀學生每學期給予500元的獎勵。寒暑假期間,提供實習崗位,并支付報酬,每月不低于800元。正式錄用后,每月報酬2000元以上。“實訓基地建立后,我們對原5所職技校的專業進行篩選,重點突出本地骨干企業急需的數控、機械加工、電子、化工、工民建5個品牌專業,并投入2000多萬元,添置了相應的實驗、實習設備。”泰興中等專業學校副校長張日恒介紹,在班次上,也根據企業需求設3年制中職、5年制高職兩種模式。像新浦(泰興)化學公司原來需要5年制高職學生,現在急需3年制中職學生,去年春學期學校臨時在二年級單獨編一個班,今年學生一畢業就被“搶購”一空。還有江蘇泰隆集團,今年6月初未等學生畢業,一下子就要走了定向培養的160多名機械工,既保證了企業擴產需要,又解決了中等職校生就業問題。 周桂香說,在合作過程中,政府將發揮引導作用,在用工信息、產業規劃等方面為校企合作引路。其他職能部門也根據自身職責,為校企合作提供方便,落實好國家有關鼓勵校企合作的政策。凡與學校簽訂3年以上校企合作的企業,對于接受學生頂崗實習支付的工資以及校企共同研究的新產品、新技術所發生的費用可在稅前予以列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