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記者在334省道如皋泰線河失段看到:100多名施工及監理人員、數十臺作業機械人員,正冒著高溫有條不紊地實施養護大中修工程施工。 公路管理站站長劉金泉介紹,334省道城黃段于2003年建成投入使用,多年來,原有路面破損、裂縫現象較為突出。為改善路面狀況,全面提高通行能力,市公路交通管理部門積極上爭,由省撥出專款對該路段進行改造升級。改造路段西至城區東北繞城公路立交橋,東至334省道黃橋收費站,全長20.36公里,將于本月底竣工。 近年來,我市把公里建設作為惠民生、促發展的關鍵措施來抓,不斷加大建設投入,加快全市公路建設。“十一五”期間,年均投入額7000萬元,新改建各等級農村公路100公里以上。2009年,全市新改建公路142.24公里,干線公路養護大中修40公里。其中,新改建市道2條8.46公里,鄉道2條11.1公里,通村四級路79條122.68公里;新改建農村公路橋梁24座,建設四級路會車區497個。今年,我市除對334省道城黃線進行改造升級外,新改建農村公路74公里,同步改建市道危橋和不適應橋梁23座,完成投資7000萬元。 在公路建設過程中,我市嚴格規范建設程序,按照規范進行招投標,選擇合格的施工單位,并按要求報批開工手續,按照上報的項目起訖點位置建設。同時,嚴把工程質量。“工程質量是公路建設的命脈。”劉金泉說,公路建設管理部門本著“寧可慢一點,也要好一點”的指導思想,認真抓好工程施工每一個環節,嚴格把好每一個關口,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一個標準干到底,把全市公路建成優質工程、放心工程,不留質量隱患。 “建設是發展,養護也是發展。”劉金泉介紹,在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同時,我市統籌考慮農村公路養護問題,不斷鞏固農村公路建設成果,切實做到建管并重。這兩年,市政府專門制定下發了《關于做好農村公路管理養護工作的意見》及《補充意見》,及時將農村公路中市道的管理責任主體由鄉鎮人民政府調整為市農路辦,并實行市場化運作,通過公開招投標選定專業的管養單位,落實管養責任。同時,市政府還制定出臺了《泰興市市道公路養護管理檢查考核辦法》,逐月對各單位的養護工作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直接與養護經費掛鉤,確保了養護效果。 劉金泉說,“十一五”期間,全市每年都要對近20公里的國省干線公路進行養護大中修改造,400公里的市鎮路道進行小修保養,年均管護費用達1500萬元,有力保障了全市境內公路的安全暢通。(通訊員 沈炎峰 王志平 馬宏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