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 訊 員 徐鎖生 孫紀剛本報記者 常國梁 虹橋工業園與常州隔江相望,憑借著便捷的水陸交通優勢和深厚的產業基礎,已成為泰興開放開發的主板塊和未來經濟重要的增長極。 泰興市國家稅務局第五稅務分局16名稅務干部以開拓創新的精神,在這方開放開發的熱土上默默耕耘,創造了自己的特色品牌。去年4月,泰州市國稅局曾專門召開現場會,推介五分局的做法和經驗。 探索管理新模式 去年初,為深化稅收管理員制度改革,分局在泰州市國稅系統率先推行了“一窗通辦”辦稅服務新模式,并按稅收業務流程組建了辦稅服務、基礎管理和風險管理三個團隊,分別承擔納稅人涉稅事項受理、日常稅收管理和專業風險應對等不同職能,實現了稅收管理與優化服務的最佳結合。 為提高稅收風險應對水平,五分局重點實施了“集團企業稅收風險管理”和“增值稅轉型稅收風險管理模型”兩個創新課題,排查出12個固定資產抵扣增值稅風險點,并結合實際制訂了以進項稅額監控為核心、以風險預警為手段、以規范管理為目標的政策預警機制,實現了從被動查堵到主動預防的策略性轉變。其中,“增值稅轉型稅收風險管理模型”在泰州市國稅局開展的流轉稅風險管理優秀創新項目評選活動中榮獲第一名。 今年,五分局又結合納稅人需求,推行了“零風險”“全職能”窗口服務,將服務內容全部整合到窗口,由承辦人員提供從起點到終點的全程保姆式服務,實現窗口全職能化和服務的標準化、規范化、系統化。 “三送”服務 越紅化工有限公司是虹橋工業園區的一家骨干企業,產品全部外銷。因為業務不精,企業在申報出口退稅時遇到了難題。五分局的稅務干部主動上門,送政策、送點子、送服務,僅用兩天時間,就使“退稅難”問題得到徹底解決。 和越紅化工一樣,虹橋園區1200多家納稅人都對五分局的“三送”服務拍手叫好。藍韻凱泰醫療設備廠負責人俞兢堂說,現在有事找五分局,跑的次數少了,報送的資料少了,辦理的環節少了,稅務干部到企業核查的次數也少了,但是看到的笑臉多了,納稅人了解稅法的渠道多了,享受到的服務也更多了。 五分局結合“三送”服務,實行重點企業聯系制度,對轄區1000萬元以上的重大投資項目實行專人負責制,不僅確保了增值稅轉型政策及時落實到位,也成為稅企之間的橋梁和紐帶。華騁科技有限公司是省高新技術企業,按規定可以享受到“軟件產品退稅”的優惠政策。負責聯系該企業的稅務干部及時把這一利好政策告知企業負責人,并多次深入企業開展調研,幫助規范會計核算,確保申報資料規范、準確,并以最快的速度幫助企業辦理了退稅手續。 服務與執法有機統一 從今年初開始,不管是納稅人到五分局服務大廳辦事,還是稅務干部到企業服務,都必須填寫“服務質量信息反饋卡”,有時候還會接到五分局的隨機回訪電話,對稅務干部的服務情況進行監督和測評。 這套“內外部服務質量回訪制度”主要由分局根據企業辦稅人員提供的辦稅服務反饋信息,對服務大廳工作人員的服務情況、稅務評估和巡查人員的檢查、服務、廉潔情況進行跟蹤回訪,一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為強化基礎管理,五分局還對崗位職責進行量化和細化,分解稅收執法權限,對每一位執法人員的每一個執法環節、執法事項和具體的業務辦理情況進行全程監控,發現問題限時整改,對考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差錯進行通報批評,并追究相關責任,做到了服務與執法的有機統一。 虹橋園區有多家造船企業,金融危機肆虐期間,五分局為造船企業開辟“出口退稅”綠色通道,試行先退稅后核銷,有效地解決了企業資金周轉困難的突出問題,2009年共落實各類優惠政策183件,辦理各項退稅5000多萬元,有力地支持了當地企業發展。其中,港華船業一家企業退稅總額就達4700多萬元。企業負責人說,如果沒有五分局“先退稅后核銷”的創舉,企業不僅會損失上百萬元的銀行利息,還有可能會面臨資金鏈斷裂的險境,后果將難以想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