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 常國梁 通訊員 鞠興榮 戴紅星)泰興市河失鎮河頭居委會的杜玉蘭老人一輩子在家務農,沒想到老了,每月還可以從政府獲得一筆養老金。這著實讓老人很開心: “月月有個百十塊錢,蔬菜不要買,加上養幾只羊、豬貼補家用,生活不要愁了。” 杜玉蘭老人得益于政府正在實施的城鄉居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全覆蓋工程。目前,在泰興有3.8萬農民和杜玉蘭老人一樣,按月領取養老金。 “讓農民老有所養,是黨中央、國務院繼免交農業稅、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后推出的又一項重大惠民政策。”泰興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孫云介紹,今年,泰興市財政預算安排7100萬元,用于補貼農民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確保年底參保農民達27萬人,讓廣大農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推進城鄉統籌發展。 孫云說,城鄉居民社會基本養老保險堅持個人繳費和政府補貼相結合,養老待遇和個人繳費相掛鉤,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原則,城鄉統一參保標準、統一養老待遇,養老保險待遇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并將根據經濟增長和物價指數等情況進行適時調整,確保參保農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員除普遍享有政府補貼外,對農村低保家庭參保對象給予當年最低繳費標準50%的最高補貼,參保家庭60周歲以上高齡農民每月享受最低60元的基礎養老金。 據了解,去年,泰興新增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農民10萬人,居四市二區首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