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 謝榮 通訊員 常斌 衛東 躍東)泰興市今年擬投入1200萬元支持生態市建設,通過實施 “綠色細胞工程”,大力開展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和生態村創建,到2012年至少建成3個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 據了解,要創建國家級生態市,必須有80%的鄉鎮達到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而要成為國家級環境優美鄉鎮,村環境建設也必須達到相關標準。因此,能否建成生態市,最終取決于鎮、村、工業園區等一個個 “細胞”是否達標。 要打造 “綠色細胞”,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是一項重要內容。今年泰興將按照 “三城四片五重點”的區域戰略部署,突出抓好10個污水處理廠建設。 目前,泰興經濟開發區污水處理擴建工程正在加快推進,濱江鎮部分生活污水將與開發區污水主管網并網,大幅提高生活污水收集率、處理率;虹橋園區、新街農產品加工園區、城東工業園區也開工建設污水處理廠,將園區內工業污水及周邊生活污水一并納入處理。與此同時,黃橋鎮、河失鎮在建的污水處理廠年內有望投運,古溪鎮、宣堡鎮建設的生態濕地污水處理系統,年內也可完成管網建設;姚王鎮桑木村、張橋鎮西橋村還將單獨建設氧化塘式的生活污水處理裝置。 在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方面,卡萬塔沿江熱電有限公司投資1.7億元的垃圾焚燒供熱項目,已完成環評、安評、衛評和項目設計工作,正抓緊土建施工,力爭年底前建成投運。市區和各鄉鎮將建立垃圾中轉站,促使 “組保潔、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的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全面運作。 與此同時,泰興還將通過推進生態工業園區建設、積極開展農業污染防治、加強化工行業專項整治,提升全市生態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