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通訊員 張鳳軍 特約記者 張建榮 記者 常國梁)眼下,全國從南到北陸續進入春耕備耕季節,正是農民購買農藥、化肥、種子等農業生產資料的高峰時期。最近,國家質檢總局、農業部、工商總局等9部門決定,推廣泰興市 “統一門面標識、統一進貨臺賬、統一銷售價格、統一服務承諾、統一合同文本、統一連鎖配送”的經營模式,確保廣大農民購買到質優價廉的放心農資。 近幾年來,隨著農資經營主體放開,農資市場魚龍混雜,假農藥、假化肥、假種子坑農事件時有發生,農民群體性上訪不斷。據國家有關部門統計,假農藥、假化肥、假種子投訴量居高不下,成為2009年七大投訴熱點之一。從去年5月份起,泰興質監、工商、農業等部門聯合開展了以創建 “放心農資經營店”為主題的農資打假專項整治活動,對不具備農資經營資質、條件的,堅決予以取締;對掛靠、超范圍經營的,進行整頓規范。在此基礎上,以政府控股的3家農業生產資料龍頭企業為依托,建立 “配送中心+連鎖店”的經營模式。目前,該市共建立農資連鎖店890多家,基本實現行政村全覆蓋。泰興質監局局長王堅介紹,今年又在糾紛較多的種子行業試行留樣備查制度,種子出售時,購銷雙方簽訂買賣合同,留取三份樣品,由雙方簽封,各自存一份,送一份到主管部門備案。 “一旦發生糾紛,確保有據可查。” “對涉及假農資的舉報,相關部門堅持快查快結,堅決維護農民的利益。”王堅介紹,截至目前,共受理舉報線索95起,查案73起,挽回直接 (間接)經濟損失700多萬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