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報業網訊 (記者 楊 麗 通訊員孫紀剛 陳永忠)2月9日,從江蘇泰隆集團傳來喜訊,企業自主研發的核電水循環驅動泵齒輪箱首次與遼寧紅沿河核電站一期工程配套,這標志著泰隆集團高端產品研發能力躍上新臺階。泰隆集團工程師蔡云龍介紹,這一高端產品的問世,應該歸功于企業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2008年以來,泰隆集團分別與哈工大、西安交大等高校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引進了兩名博士,自行培養了一名博士,已有三項科研成果投產,均在國內同行業當中處于領先水平。 泰興人事部門介紹,自從1999年河海集團建立泰州市第一家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來,泰興已有江蘇中丹集團、江蘇濟川藥業集團、江蘇亞太泵閥有限公司和江蘇泰隆集團5家企業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站企業數量位居泰州第一,成為企業發展的加速器。 創造良好科研環境 近年來,泰興市把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作為推進跨越發展的重要保障和企業引進人才的新舉措來抓,出臺了一系列激勵、優惠政策,為博士后創設了良好的科研環境。 建站企業不僅為博士后提供了足夠的科研經費,還對進站博士發放科研補助。每個建站企業都建立了博士后公寓,家屬就業和子女入學等問題也得到順利解決。目前在站的博士、博士后總人數已超過了20個。 亞太泵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于2009年1月,已有一名環境工程博士和兩名流體機械博士,當年的科研經費投入超過了2000萬元。在手的科研項目已有4個,最遲將于2011年和2012年分別投產,預計可新增銷售2.3億元。 引入柔性用人機制 泰興市人事部門介紹,運作模式靈活是5家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顯著特點。 中丹集團依托藥物研究院成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既為博士后科研人員創設了一個研發平臺,又使藥物研究院的整體研發水平得到了提高。2005年,中丹集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運行的第一年,就研發出國家一類新藥5個,二類新藥13個。 江蘇河海集團與東南大學等高等院校合作,在企業和高校設立 “流動博士后工作站”,使企業和高校形成了共贏。2009年,江蘇河海集團開發的納米二氧化鈦項目獲得了中國石油和化工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研發項目國內領先 由于課題選擇準確,績效管理執行規范,五家建站企業都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為企業的跨越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濟川藥業集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立于2005年,已經引進三名博士和一名博士后。目前,企業在手的科研項目達到了5個,均在國內處于領先水平。江蘇河海集團開發的國家火炬計劃項目 “納米粉體”、 “納米涂料”、“納米無機抗菌粉”問世后,很快成為市場優勢產品。 中丹集團的PN新型農藥、CDE新藥等科研課題,一舉填補了8項國內空白。另外一個項目曾獲得省 “六大人才高峰”項目經費資助,開發成功后新增銷售收入超億元,利稅2000萬元。 在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帶動下,泰興市科研人才特別是高層次人才隊伍迅速壯大,僅中丹集團藥物研究院就已擁有6名博士、18名碩士研究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