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記者 常國梁 通訊員 馬宏飛)除夕一天天臨近,但上海世博會演藝中心收尾工程依然沒日沒夜地進行著。在上千名建設者中,有100多名建筑工人來自“建筑之鄉”泰興,為了確保工期,他們只能在工地上與鋼筋水泥為伴“守歲”了。 今年43歲的譚登林,干了近20年安裝工。從去年3月份進入演藝中心工地至今,他就沒有回過家。泰興離上海不算遠,坐大巴兩三個小時就能回來一次,記者連線采訪他時問:“過年想不想回家?”他反問:“有誰不想回家呢?” 每天早晨7點,作為項目經理,譚登林就帶領手下的100個弟兄開始干活。演藝中心所有的衛生潔具、水管設備、電燈電線、中央空調都是他們負責安裝的。 不久前,德國一家公司設計的液體飲料輸送軟管安裝給譚登林他們出了難題,該項目要求從地下飲料設備間向各樓層包括頂樓的60多間包廂內輸送啤酒、咖啡、果汁等8種冷熱飲,管道的鋪設非常復雜。譚登林和他的同事們克服了沒有圖紙、沒有空間位置、管道復雜、高空作業危險大等困難,在圓弧形的演藝中心外殼下鋪設了漂亮的管道,讓老外豎起大拇指。截至目前,譚登林帶領整個團隊在演藝中心共鋪設了10萬米水管,安裝了15個超大衛生間和500臺空調。 “今年是我第一次沒有在家過年,工地上沒有電視,今年也看不到春晚了。”譚登林很遺憾。 想家了怎么辦?對記者這個“玩笑”,他也報以“玩笑”般的回答:“拿出手機翻看老婆和孩子的照片,只可惜離家時拍得太少。” 譚登林告訴記者,除了自己要克服想家的念頭,還要勸說手下的一班兄弟。“在這里干了一年,不光為了賺錢,還賺了名氣,學了手藝。”譚登林說,在世博工地工作過,對今后自己的發展大有裨益。演藝中心呈異形狀,到處是不規則的墻面,“我能把這樣的建筑拿下了,今后還有什么拿不下的呢?” 演藝中心是上海世博主要場館中最后一個完成安裝工程的單體建筑,它的截止時間是3月底。 據了解,目前,除演藝中心外,全省有10家建筑企業承建15家外國自建館和企業館,70家建筑企業參與工程分包,泰州籍建筑工人約有3000多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