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市2009年度環保目標考核結果近日揭曉,泰興以總分119.5分(滿分120分)的成績名列四市二區榜首,同時通過了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省級考核驗收,成為2009年度全省唯一通過創模省級考核驗收的縣級市。 泰興市環保局局長官新民告訴記者,2009年是個特殊的年份,省和泰州市對縣(市、區)環保工作考核,既突出服務創新保增長的情況,也兼顧年度減排目標完成情況。面對金融危機下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泰興環保部門把“保增長、促轉型”作為重中之重,決不以環保為借口影響經濟增長,也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畸形增長,從而實現了經濟增長和環境保護的雙贏。 用足用活國家環保扶持政策,力助企業發展。泰興環保部門全年幫助企業上爭環保專項資金近2000萬元,是2008年的兩倍。其中,為中海先鋒化工公司余熱利用項目上爭國家節能環保扶持資金730多萬元。同時,市本級將預算安排的80%以上環保專項資金用于支持重點區域和企業提標改造、污染治理和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減輕企業治污資金壓力。 “能不收的費用,堅決不收;按法規必須收的,按最低標準收。”官新民介紹,從去年起,泰興環保部門暫停征收三產服務業排污費、工業項目“三同時”竣工驗收(限期治理)環境監測費,重大項目環評費按國家規定標準的50%收取(農業產業化項目再優惠10%)。對9類輕微環境違法行為實行首查不罰,包括污染防治設施因損壞未能及時修復,尚未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不設置危險廢物識別標志;符合環保審批要求、未對周圍環境造成較大影響的小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未經批準、擅自開工建設的等。全年累計少收各項費用700萬元,減輕了企業和項目建設的負擔。 除對“兩高一低”(高能耗、高污染、低產出)項目重點評估、限制上馬外,泰興環保部門對其他項目一律簡化評估,走“綠色通道”,并規定,環評報告書、報告表2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批和預審,登記表1個工作日內辦結;屬于市本級驗收項目,自受理申請之日起2個工作日內組織驗收;屬于省驗收項目,1個工作日內幫助企業完成資料審查。 在保增長的同時,泰興環保部門嚴守環保底線,強化各項減排措施的落實。對5件涉及17家企業的突出環境問題實行掛牌督辦,關閉20家小化工企業,限期整治70家有輕微環境違法行為的化工企業;限期治理廢氣項目16個,其中關停4家企業;新改擴建廢氣處理裝置12臺(套),總投入近1億元;對國控、省控、市控重點工業污染源分別每周、每10天、每半個月檢查一次,實施污染減排項目30個,對110家企業下達限期改正通知書,并對57起環境違法行為實施了行政處罰。據初步統計,2009年,該市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學需氧量分別削減3013噸、1498噸,超額完成了年度減排任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