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江蘇沙鋼集團和香港和桐化學控股有限公司合股建設的沙桐(泰興)化學有限公司煤化工項目,經泰州工商局核準登記,即將落戶省級泰興經濟開發區。該項目總投資9980萬美元,需征地450畝。目前,該項目用地已通過省國土資源廳的預審,今年五六月份土地點供指標可望到位,保證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這幾年,用地指標偏緊越來越成為制約項目建設的“瓶頸”。就泰興而言,每年建設用地需求在2500畝以上,而省和泰州市下達的用地指標只有900畝左右。 面對如此大的缺口,怎么辦?泰興市國土資源局局長劉國成說,一是眼睛向內,盤活存量,全力推進集約用地;二是眼睛向外,爭取增量,用足國家和省鼓勵發展的用地優惠政策,決不因土地問題影響項目落戶,制約經濟發展。 由于歷史的原因,各地有相當一部分閑置的存量土地。泰興市通過出讓出租、土地作價入股等靈活方式,使不少閑置土地重新利用。僅2009年,就盤活開發規模較大的存量土地20余宗,總面積達850多畝。江蘇波瑞電氣有限公司投資5000萬元,上馬建設非晶合金項目,去年9月提出征地申請后,泰興市國土資源部門和企業所在的河失鎮政府經過研究,建議將鄰近原泰興市第二化工廠閑置多年的工業用地(包括附屬建筑物)整體打包出讓給波瑞電氣,這個項目當年12月份就投產。 與此同時,堅持“有所保,有所控”的原則,將有限的用地指標向“一區四園”傾斜,適度提高項目進區門檻。“省級泰興經濟開發區投資強度內資必須達到250萬元/畝、外資必須達到40萬美元/畝,虹橋、城東、黃橋工業園和農副產品加工園投資強度內資必須達到200萬元/畝、外資必須達到25萬美元/畝,低于投資強度原則上不供地。”劉國成說。 “對外資達到9000萬美元、內資達到8億元人民幣以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環保要求,對地方經濟拉動力強的重大項目,爭取省國土資源廳在用地指標外土地點供。”劉國成介紹,去年下半年以來,已有臺灣聯成化學12萬噸丙酐項目和24萬噸增塑劑項目、新浦化學32萬噸苯乙烯項目、鑫福造船項目等4個項目進入省“點供”盤子,共新增計劃外增量土地1500畝,目前這4個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之中。 此外,還通過爭取單獨選址項目、用足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保證項目建設用地需要。2008年以來,共實施單獨供址項目4個,增加計劃外用地指標100多畝;實施掛鉤增減項目55個,增加計劃外用地指標2100多畝,計劃外增量用地面積居四市二區首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