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伊始,泰興市委、市政府決定,在泰興鎮及省級泰興經濟開發區、虹橋工業園、城東工業園、黃橋工業園、農產品加工園開展農村宅基地置換住房試點工作,泰興鎮及“一區四園”規劃區內農村原宅基地房屋停批翻建,新建戶一律向集中居住區集中。 “長期以來,農民建房基本上是沿路、河、渠、溝等一字擺開,一方面造成土地資源浪費,另一方面導致政府無法集中財力搞基礎設施建設。路面不平、污水亂排、電線亂拉、管道亂鋪等現象普遍存在,反過來又制約了農村居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泰興市國土資源局局長劉國成介紹,從今年起,按照“工業向園區集中、居住向社區集中、人口向城鎮集中”的要求,在泰興鎮及“一區四園”先行試點農村宅基地置換住房工作,原則上以自然村或組為單位集中搬遷,自然村或組為單位有困難的,可以按10戶以上集中連片的農戶為一個實施組合,新增耕地面積應不少于10畝。置換方式有兩種:交還原有宅基地后到城鎮或行政村農民集中居住區置換住房;選擇貨幣補償到城鎮購置商品房。 “選擇到城鎮或行政村集中居住區置換住房的,由鄉鎮比照房屋拆遷補償安置政策,測算房屋和宅基地補償金額。根據家庭人口情況,安排相應的套型住房。人均住房面積原則上參照小康指標確定,不低于40平方米。選擇貨幣補償的,按合法宅基地面積和建筑面積進行評估,給予相應的貨幣補償和適當獎勵,農戶接受貨幣補償后不再另行安排住房和宅基地,也不可再申請購買集中居住區的置換房。”劉國成說,農民集中居住區內置換住房一律建設多層公寓,不得建設低層聯排和獨立式住宅,統一規劃、統一配套、統一管理,統一組織招投標,統一委托代建。 劉國成介紹,農民集中居住區選址必須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是農用地的必須依法辦理農用地轉用手續。農村宅基地置換建設用地的由鄉鎮向國土資源部門申報實施區域和工作計劃,納入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備選庫管理。農村居民點及其他建設用地整理后產生的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30%優先啟動本鄉鎮集中居住區建設,其他70%的掛鉤指標由市政府統籌安排,主要用于城區及“一區四園”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項目用地。掛鉤指標實行有償跨鄉鎮(園區)易地使用,有償調劑價格每畝不少于1萬元,由使用其指標的鄉鎮(園區)支付。鄉鎮(園區)組織搬遷且復墾整理到位后通過省國土資源廳組織驗收的,實行以獎代補,每新增一畝耕地獎勵3萬元。農村宅基地置換后,拆舊區原則上不得用于非農建設。 據了解,農村宅基地置換住房后,宅基地交還原集體經濟組織。農戶的戶籍關系遷入城鎮社區管理的,在子女教育、職業培訓、就業服務等方面享有與城鎮居民同等權利,并享有原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除申請宅基地以外的權益。 省社科院泰州分院特約研究員施亞康認為,試行農村宅基地置換住房,一方面能夠改變農村宅基地粗放利用甚至空置的現狀,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能在不減少耕地總量的基礎上,間接增加城鎮建設用地指標,進而緩解城鎮建設用地緊張的矛盾,加快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以及城鄉統籌發展步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