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記者 王進)不用糞、不施肥,以秸稈替代化肥,近日,泰興市溪橋鎮南殷村村民殷黎明成功種出50畝地的有機韭菜。 殷黎明是該鎮韭菜種植大戶,種有500畝韭菜。他采用的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是國家推廣的一項新技術。該技術是以秸稈為原料,采用微生物菌種、催化劑和凈化劑,將秸稈轉化為農作物生長所需的養分,從而實現以秸稈替代化肥,以植物疫苗替代農藥,達到改良土壤生態環境、促進作物良性快速生長的目的,而且,生產出來的農產品高產、優質、無公害。 “以前,總認為要提高產量就要多施肥。其實,大量施用化肥降低了作物的抗病能力,造成了土壤的板結,投入成本不斷增加,而效益卻逐漸減少。”殷黎明告訴記者,今年初,他從電視上看到秸稈生物反應堆技術后,到山東學習了3個月,回來后就辟出50畝地,邊摸索邊實踐。 殷黎明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按常規種植韭菜,每畝需要投入1800元左右,而用秸稈反應堆技術,每畝只需投入600元。一年下來,可以節省近1200元。 “利用秸稈種植韭菜,還能助農增收。”殷黎明說,1畝地韭菜需要消耗2300公斤水稻秸稈,50畝地所需的秸稈,能為當地村民增收近4萬元。 不用化肥、農藥,殷黎明種出的有機韭菜口感鮮嫩香甜,沒有一般韭菜的辛辣味,在市場上頗受歡迎。 “下一茬還在田里,已經被鎮江、無錫等地的大型超市提前預訂了。”殷黎明信心滿滿地表示,明年不僅要把有機韭菜的種植規模擴大到150畝,還要為有機韭菜注冊商標、創建自己的農產品品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