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評好就好在一個‘直’”
“錢雪峰,滿意票392票,基本滿意17票,不滿意2票,棄權2票……”12月6日上午11點多,泰興市泰興鎮錢莊村“村民直評村官”現場,鎮領導當場宣布村民投票統計結果。剛從主席臺上走下的錢雪峰告訴記者,“質詢一針見血,我身上直冒汗!” 錢莊村現有農戶480多戶。直評當天,18歲以上的村民來了410人,5位在職村干部述職后,接受村民質詢,隨后由村民投票“打分”。 “質詢”環節最為激烈。老書記錢仁和第一個拿到話筒,“村里的140畝農場,到現在為什么得不到好的開發?農場旁邊的橋梁已經破損多年,什么時候修建?” 村民王友生“搶”過話筒:“我們組一條路不好跑、沒有路燈,經常出現交通事故,怎么解決?” “村辦廠前年承包給人,年收入30多萬元,今年為什么停了?”村民錢建華顯得十分激動。 …… 聽著村干部一個一個回答村民的質詢,老黨員吳國瑞告訴記者:“直評好就好在一個‘直’。村民由評價村干部的旁觀者變成了直接監督干部的參與者,不兜圈子,不繞彎子,直言不諱,直表民意!” 村干部滿意率提高了10% 今年6月,泰興市選擇群眾基礎較好、支部威信較高的張陳、燕頭、雙進、渡河、南郊、蘇城6個村進行“村民直評村官”試點。“直評”對象為任職滿半年以上的在職在編村干部,一般一年組織一次,參評人員擴大到全體村民。 由于現場質詢不留情面,“直評”結果當場揭曉,對村干部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促使他們更好地履職盡責。一些經濟基礎相對薄弱的村,受村集體財力等因素的制約,村民提出的要求不可能立即落實、件件落實,但通過亮明家底、分步實施,也一樣得到了群眾的諒解和支持。分界鎮蔡樓村村集體經濟并不算富裕,但村兩委會對今年9月26日村民直評活動中質詢的5條道路和老年活動中心建設等重點事項十分重視,逐項制定了實施方案,并通過上爭資金、能人捐款、村民集資、工程隊墊資等形式,解決了資金瓶頸問題,使沉積多年的難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伴隨著難題的破解,半年來,村民對村干部的滿意度同比提高10%,反映村干部問題的信訪量下降50%。 群眾監督評價讓識人選人更準更全 村民直評村官,由于其覆蓋面廣、針對性強、透明度高,在強化農村基層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同時,還拓寬了識人用人視野,使各級黨組織選人察人識人更準確、更全面。 泰興市委書記張兆江介紹,張橋鎮一名村干部在組織考察中得到的評價不太高,但直評結果恰恰相反,鎮黨委組織力量到群眾中作了深入考察。村民們普遍反映,該同志性情耿直,工作篤實,辦事公正,從不以權謀私,承諾辦理的事項,都能按時完成,在群眾中威信較高。由于工作能力和上進心較強,又是個“牛脾氣”,得罪了少數干部。對這名村干部,張橋鎮黨委給予了重用。 一些過去工作只求過得去,遇到矛盾繞道走、向后讓的村干部,“直評”就不容易通得過。“直評”活動開展以來,全市先后有16名村干部因為群眾滿意度較低受到了組織處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