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今年已經出欄三批 ‘參皇’肉雞了。我這里共有6個雞棚,每個棚一批飼養8000只雞,剔除各類開支,每只雞能賺一元五角錢,已經到手的收入有20多萬元。今年還有兩批肉雞可以出欄……”昨天,泰興市新街鎮管鳳村村民葉寶富一邊巡視雞棚,一邊高興地算著養雞的收益。 在新街鎮,像葉寶富這樣飼養 “參皇”雞的農民有100多戶,年出欄肉雞600多萬只,平均一個雞棚一年賺6萬元。 “如果沒有參皇公司,誰也沒有膽子養這么多的雞。”葉寶富說,該鎮農民飼養的肉雞全部源于泰州參皇家禽養殖有限公司。該企業由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廣西參皇養殖集團投資興辦,是泰興市農產品加工園區去年引進的項目。 據介紹,新街鎮飼養 “參皇”雞的農民都跟參皇公司簽訂了協議,公司免費向農戶提供優質 “參皇”雞苗和專門的飼料,提供統一的防疫疫苗,并且全部回收出欄肉雞。農戶則必須按照公司制定的章程實施養殖管理。 “苗雞剛到時要做好控溫,雞棚內溫度一般為35度,防疫時溫度要高出2度左右。苗雞進棚前,先消毒加溫;3天后滴眼防疫;5天后切嘴防止互啄;第10天打禽流感疫苗;第11天防球蟲病……”臨近的劉陳鎮村民王素琴在葉寶富的雞場幫助管理,幾天時間就把一整套養雞流程背得爛熟。 雞棚的搭建也有講究,不僅要有保暖設施齊全的雞舍,還要有供雞群運動的場所。一般一個雞棚棚舍面積800多平方米,活動場所面積在1000平方米以上。 “平均8至10只雞能擁有1平方米的空間。保證雞群足夠的活動空間,才能確保肉雞肉質鮮嫩可口。”葉寶富說。 據介紹,搭建一個標準的雞棚大約需要投資5萬元。 “只要按照公司的規程去做,飼養者幾乎不承擔任何風險。”王素琴說,她已經決定讓在外打工的丈夫回家,明年自己建兩個雞棚, “一個雞棚每年能賺6萬元,在外打工一年也就2萬元的收入,養雞肯定劃算多了!” “更多的農民參與進來才好,我們需要擴大規模,放大品牌效應。”參皇公司總經理陳家文說,該公司計劃在泰興市農產品加工園區建立全省最大的肉雞深加工基地, “到時候,養雞的農戶比現在還要有賺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