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康熙年間,泰興文學家季振宜用10年時間編纂了《匯編全唐詩》。后人以此為底本的校補卷被康熙御定為《全唐詩》傳誦至今。前有古人,后有來者。如今,泰興市民張定歷時5年,編成《歷代詩人詠泰興》,1000余首贊美泰興的古代詩詞膾炙人口。 張定今年五旬有余,家住泰興城區,在泰興石油機械有限公司擔任工程師。工作之余,他將全部精力投入到集郵、收藏家譜的樂趣中。張定的《養貓》郵集榮獲省首屆專題郵展銀獎;收藏的清代、民國泰興家譜的數量超過了上海市圖書館的館藏量。 10年前,張定偶然收集到一套《光緒泰興縣志》。書中有眾多歌頌泰興的詩文,聯想到散見于各種家譜中的詩文,張定萌生了將“詠泰興”詩詞集中起來,編纂一部《歷代詩人詠泰興》。然而因時代久遠,這是一項工作量非常大的文字工程。 張定靜下心來,以史尋詩。一一查詢歷史上誰在泰興任過知縣,哪些文人名士曾到過泰興,邑內文人有何著作遺世……5年來,張定潛心追尋,細細梳理線索,探詢各類有關書籍。本地書店買不到的,張定就自費到滬、寧等地書店尋購;書店買不到,張定就從網上搜索求購;到南京、上海等地圖書館查詢……5年來,張定購買的有關書籍摞起來有2米多高。 張定說,從古到今,文人墨客為泰興留下大量膾炙人口的詩詞,如宋代詩人韓駒,南宋名家尤袤,明朝文豪程敏政、申時行等等。其中,尤袤的《淮民謠》反映了泰興人民當年在金人入侵時困苦的生活,表達了他對泰興的同情。 張定從20多萬首古詩詞中,精心挑選出宋、元、明、清四個朝代的200多位詩人,詠泰興的詩詞1000多首,分為延令篇、名跡篇、風光篇、社會篇、黃橋篇、柴墟篇等6個篇章輯集成書。 《歷代詩人詠泰興》,將于本月下旬和讀者見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