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全國民營企業前3強——江蘇沙鋼集團與臺灣和桐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合資,將在省級泰興經濟開發區投資24億元人民幣,建設煤化工項目。其中,一期工程30萬噸煤焦油、10萬噸粗苯深加工生產線,將于本月底開工建設。
“這個項目的落戶,標志著泰興經濟開發區開始向煤化工領域進軍。”泰興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陸軍介紹說,我國石油資源相對匱乏,石化工業受制于國外;而我國煤炭資源比較豐富,煤化工以生產潔凈能源和可替代石油化工產品為主,它與能源、化工技術結合,可形成煤炭—能源化工一體化的新興產業,這對于減輕燃煤造成的環境污染、降低國家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均有著重大意義。
“在這一背景下,我們聘請金陵石化創始人之一高順松為招商顧問,在鞏固石油精細化工產業規模的基礎上,開始向煤化工領域拓展。”陸軍介紹。
高順松今年76歲,曾擔任臺灣和桐化學與金陵石化首家合資企業的董事長,與和桐決策層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今年7月,沙鋼集團、臺灣和桐化學與泰興經濟開發區簽約,建立沙桐 (泰興)化學有限公司,建設60萬噸煤焦油、30萬噸粗苯深加工及30萬噸石化油品倉儲項目。
“煤焦油、粗苯是鋼廠煉鋼的副產品,同時又是煤化工的原料。”陸軍介紹,對煤焦油、粗苯集中加工,符合節能環保及循環經濟政策導向,既可減少鋼廠廢渣、廢液外排,保護環境,又可形成新的 “產業大樹”,增加經濟效益,可謂一舉兩得。在沙桐 (泰興)項目24億元投資中,有10億元用來引進國外最新工藝、設備,確保生產工藝從起步起就領先國際國內,實現環保達標可控。
雖然處于初建階段,但沙桐項目已引來5個煤化工下游項目落戶泰興開發區,他們將延伸開發煤制甲醇、二甲醚、烯烴、煤制油等石化替代產品。據初步估算,泰興開發區煤化工產業3年內可形成百億元規模,5年內達到30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