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梯隊,有一群泰州驕子
采訪時間:10月1日上午11時40分
昨天上午11時16分,空中受閱第九梯隊飛過天安門廣場,10架直-8K搜救型直升機像燕子一樣,呈階梯式,接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第九梯隊來自南空某部搜救團,在這群天之驕子中,有幾位來自泰州。
閱兵剛一結束,記者連線閱兵村,聽他們講述自己的感受。
■受訪人:顧安,泰興市黃橋鎮人,南空某搜救團參謀長,中校軍銜
這次國慶閱兵訓練,我既是飛行員,又是指揮員。飛行時,我們沒時間觀看這場盛大的慶典。不過,我們可以感受到。感謝泰州人民培養、哺育了我們。祝愿我們泰州發展得更快、更好。
■受訪人:王奎軍,姜堰市俞垛鎮人,空軍某部一中隊副中隊長,少校軍銜。第九梯隊四號機空中機械師
梯隊接受檢閱時,整個機組協同一心,全神貫注操作,根本沒空往外看。我在飛機上查看儀表,觀測各種參數,報告給飛行員作參考。參加閱兵式,卻不能看一眼閱兵現場,有點遺憾。但是能夠參加受閱是我一生的財富。
在此我要感謝我的家人,特別是我的妻子對我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也感謝泰州晚報。我想對所有關心我的人說一聲:謝謝你們,你們辛苦了!
■受訪人:張傳瑋,28歲,興化市昭陽鎮人,空軍上尉軍銜,南空某部特設師
我是特設師,負責管理飛機上的所有電器。飛機起飛前,我們要完成對飛機的檢測。飛機起飛的那一瞬間,我一下輕松起來———終于完成閱兵任務了。將近一年的封閉式訓練,就是為了這一天。
■受訪人:王金虎,閱兵分隊某部助理員,碩士學歷,上尉軍銜。妻子桂琳(泰州人),南空某航空兵團政治處干事,碩士學歷,上尉軍銜
60周年國慶閱兵,萬眾矚目。從團里接到任務開始,我多次主動向上級請纓。等我女兒長大了,我一定要把參加閱兵的經歷講給她聽,鼓勵她成為建設祖國的棟梁之才。
■受訪人:徐正清,靖江市靖城鎮人,作訓股長,上尉軍銜
現在,我正在機場準備歡迎機組和飛行員凱旋。
去年12月,部隊離開駐地南京進駐華東某機場訓練,我愛人剛剛懷孕。愛人懷胎十個月,我基本上沒有陪她。9月24日,我愛人分娩了,是個女兒。戰友們開玩笑,給我孩子取名“閱兵”。我非常想念她們,回去一定好好補償。
■受訪人:房培勇,興化市中堡鎮人,空軍某部飛行一大隊副大隊長,一級飛行員
飛機穩穩落地的那一刻,我心情特舒暢,如釋重負。
今天,我們的直-8K搜救型直升機在北京高樓間“超低空飛行”,最讓其他梯隊羨慕。
記者 顧和平 通訊員 倪建明
特別鳴謝 南空某部政治干事 范飛
張曉東:米秒不差飛過天安門
受訪人:張曉東,海陵區人,預警機梯隊帶隊長機
采訪人:周書卉
采訪時間:10月1日下午3時許
今天,我開會開到凌晨2點多才睡覺,5點就起來了。這10多天來,每天都這樣。
9點半,我正式起飛去400多里外的機場跟其他飛機在空中集合。
今天的天氣情況沒有我想像中的糟糕。根據氣象預報,我們飛往的那個機場云朵密集,能見度較差。盡管已經成功操練過了若干趟,但今天,還是感覺壓力很大。
作為長機,我肩負著引領整個梯隊的重任。只有長機飛得穩、飛得準,做到準時到達、準點通過,整個梯隊才能達到“隊形準確,銜接緊密,米秒不差,安全無誤”。
我們的受閱基準航線總長106公里,12個空中梯隊的151架飛機必須排成一條線,梯隊高度差小到極致。
到達機場跑道上空時,根據空氣能見度,我們把飛行高度由500米降為400米。編隊一次成功!我暗暗高興。
在集合點的航線上遇到了霧,我們把飛行高度從2000米降到1500米,再降到1200米。今天的低空氣流很大,顛簸得厲害。但這個難不倒我。
在我們前面,8架藍白相間的殲7護衛機群拉著彩色的煙帶,護衛著一架首次在世界公開亮相的大型預警機,率先飛臨人民英雄紀念碑的上空。
我原先擔心,我們緊跟其后,彩霧沒有完全散去,會遮擋我的視線。還好,我們是從東往西飛,今天是北風,風速不高,對我們沒什么影響。
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時,我從耳機里聽到了塔臺指揮員興奮的聲音:“準時0秒,偏差0米,成績5分!”
飛過天安門,非常激動
受訪人:錢冬海,泰興市溪橋鎮人,武裝直升機梯隊空勤機械師
采訪人:周書卉
采訪時間:10月1日17時許
今天早晨,我們6點40分從閱兵村趕到機場。機場上戒備森嚴,武警戰士整夜值守。
第一件事就是拉出飛機,和地勤人員一起,檢查發動機工作性能,進行地面試車。
平時我們都是7點左右吃飯,今天拖到8點。吃完早飯開始試飛。
氣象專家預報今天多云轉晴,一大早天灰蒙蒙的,我們很擔心,8點過后果然放晴了,大家都很開心。
10點10分時,我們先在機場飛了一圈,檢查發動機的工作參數,然后正式起飛。
在飛機上俯視大地,北京城穿上了節日的盛裝。飛過長安街時,街上人潮涌動,五顏六色的氣球和鮮花構成一片歡樂的海洋。北京火車站前面的路上,還有鮮花布置成的“60”造型。飛過天安門廣場時,非常準確,正是11點19分。
加上前兩次的預演,這已經是我們第三次飛過天安門,我的心情非常激動。
我們哭了,哭得特別開心
受訪人:周晶晶,興化市昭陽鎮人,三軍女兵方隊隊員
采訪人:顧和平
9月30日晚上9點,我們熄燈就寢。室外,狂風暴雨,這是空軍在實施人工降雨以確保10月1日天氣晴朗。聽說,空軍戰友為消雨一夜未睡。
1日凌晨3點半,我們起床了。著名的化妝師毛戈平帶著助手來給我們化妝。
6點,方隊出發,天下著太陽雨。
到了長安街,我們先開始進行適應性訓練,把身體活動開,然后肅立等候。
天空特別藍。閱兵式時,天安門前有兩塊云,剛好一邊一塊。好多老百姓看著轉播大屏幕都說這是祥云。
胡總書記乘車檢閱經過我們方隊時,好多人激動得淚水在眼眶里打轉。
走完分列式,我們從長安街往回走,一路喊著番號,唱著歌。北京市民搖著五星紅旗,向我們揮手,向我們豎大拇指,喊:“女兵真棒!”一位老大爺還硬要塞很多吃的給女兵,我們搖手謝絕,向他敬禮,老爺爺抹著眼淚開心地笑。
回到車上,帶隊的干部告訴我們,胡總書記給水兵方隊和我們女兵方隊鼓掌了,而且給我們女兵方隊鼓掌的時間比較長,笑得也特別開心。
從沙河閱兵村到天安門廣場,以前我們覺得路可長了。今天,路特別短。一路向老百姓招手,我們胳膊都揮酸了。我們都哭了,但哭得特別開心。
回到閱兵村,一進門,教練、負責保障的戰友們分列兩隊,右手敬禮,左手拿著紅花迎接我們。他們有的是因為身體原因,有的是因為姿勢問題沒能上場,很可惜。班里有沒能上場的兩個隊員,看到我們凱旋,抱著我們就哭了。
好多人都說,我們女兵今天發揮得特別好,斜線都出來了,特別漂亮。
觀禮臺上我無時無刻不激動
受訪人:許杏桃,泰州供電公司信息中心主任
采訪人:康煒
采訪時間:10月1日16時30分
勞動最光榮!請勞模觀禮閱兵,這是當年毛主席定下的規矩。
這次受邀觀禮的勞模全國共183個,江蘇省6人,泰州就我一個,你說我激動不激動?這輩子最大的光榮啊!
去北京之前我早早做了準備,西服、觀禮請柬、觀禮人員手冊、觀禮路線圖、相機、手機……可到了北京才被通知,上觀禮臺什么也不許帶,除了相機。
到了北京,我們被安排住宿在中國職工之家,離天安門不遠。9月30日晚上睡覺前,我特地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全國勞模的獎章別在了西服領子上,這樣顯得喜氣精神。
1日早上5點半左右,觀禮的代表們就陸續起床了。我們大約7點半到達現場,天安門城樓前東西兩側搭設了觀禮臺,紅色基座、白色欄桿,鋪上紅色地毯,與以前在電視上看到的一樣。我們的觀禮臺位置在天安門對面,金水橋南側,有數百平方米,視野非常好。
到達現場時,各路方隊已基本到齊。攝影記者們也長槍短炮地出現在臨時觀禮臺上。
上午9時,來自全國各地以及海外的近1.5萬名觀禮代表已陸續就座。我看到不少平時只在電視上才見到的人物,魯冠球、王永明還有一些外國友人和影視明星。
觀禮的整個過程,我無時無刻不激動。
當儀仗隊從天安門城樓走出,我的心就開始怦怦跳。胡錦濤總書記乘坐國產轎車向受閱部隊發出第一聲“同志們好”時,我熱淚盈眶,非常激動。
當巡航導彈、新型坦克和遠程火箭炮等新型武器裝備逐一亮相,我心情激動,熱血沸騰。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深深感到自豪,我們的祖國強大了,全世界人民都在關注我們!
游行隊伍走來,掌聲、加油聲如浪似濤。觀眾們的熱情感染了游行隊伍,方陣中的年輕學生向觀眾不停揮動手中的花束和彩帶,向英模高呼,熱情飽滿地與觀眾互動,臺上臺下融為一體。
當少先隊員擊鼓出場,我再次被深深震撼:祖國的明天,國家的希望,他們是那么富有朝氣和活力。
去年我曾經到鳥巢參加奧運會開幕式,說真的,沒有這次精彩。慶祝大會現場給人最大的感覺就是壯麗,壯觀,太漂亮了,再多的語言都無法形容。
他們飛得太好了可惜電視畫面沒給夠
受訪人:何永慶,泰興市黃橋鎮人,陸航空中梯隊飛行副指揮員
采訪人:姚翔
采訪時間:10月1日下午2時10分
我們的機場在北京通州閱兵村。一直到昨天,我們仍然在訓練。
早上6點半,大伙起床后發現天氣不好。霧不小,能見度只有一公里。大伙個個心事重重。辛辛苦苦準備了幾個月,就是為了這一天、這一刻,如果不能飛,那就太遺憾了。
沒想到8點50分,太陽出來了!空中能見度達到三四公里。可以飛行了!大伙都非常興奮。
上午9點,飛行員按計劃進場上飛機,和總部聯系校對數據,然后加油、檢查直升機。
我是陸航空中梯隊飛行副指揮員,負責通過無線電臺給空中的飛行員通報天氣、風力和指揮部下達的指令。我上午7點半從機場出發,8點40分到北京電視臺。
我們不負責指揮,只負責引導。同一個高度的所有飛機,包括空軍的直升機,都歸我們陸航空中梯隊引導,我們陸航有一個人擔任總指揮。我們在北京電視臺樓上可以看到飛機的隊形軌跡。如果看到飛機隊形有偏差的話,我就通過無線電講話糾正。沒有情況,我們就不說話。
當飛機飛到天安門上空時,大家都不說話,盯著窗外看。飛機的隊形很好,到達時間也很準,全部按照程序和計劃執行。因此根本不需要糾正提醒。
飛機在天安門上空總共飛了9分22秒。從飛機飛臨天安門到飛離,我一直盯著看。雖然心里很激動,但不敢吱聲。
閱兵結束后,首長通報了今天飛行的情況,說大家飛得很好,順利完成了任務。坐在下面的我們一聽,拼命鼓掌。首長最后說,這段時間大家都辛苦了,向大家表示感謝。
我和戰友們看了今天的電視錄像,感覺有點遺憾———給我們直升機的電視鏡頭很少,只看到了后面的18架飛機,沒有看到前面的18架,沒有完全看到我們的隊形展示。我們直升機的飛行高度只有250米,是所有飛機中最低的,畫面其實是最好看的。
參加一次國慶閱兵,光榮一輩子。我準備10月3日回南京,然后回泰興老家看看。
我心里的石頭落了地
受訪人:徐靜,姜堰市橋頭鎮人,三軍女兵方隊第十排面教練
采訪人:錢宏斌
采訪時間:10月1日下午4時許
我和15名預備隊員站在三軍女兵方隊后面,離最后一個排面五六米。女兵方隊首次由陸海空三軍組成,共有15個排面,3個軍種各占5排。我兩眼始終盯著第10排面,也就是海軍的最后一個排面,這是我教的排面。我暗自有些擔心,雖然她們合練已到了無可挑剔的地步。
10時38分左右,閱兵分列式開始。看著朝夕相處的戰友們威武雄壯地走過天安門,我為他們高興、為他們喝彩!海軍護旗兵張洪杰是我的老排長、空軍護旗兵馬常利跟我同一年入伍,我們是好朋友。如果我還在儀仗隊,那就是第一排的排頭兵。我雖然沒上場,但我把更多的人送上了場,同樣參與了,心里同樣無比自豪。
10時42分左右,三軍女兵方隊通過天安門廣場。我的心提到嗓子眼兒上,真想跟她們一起走過天安門。女兵方隊走得整齊劃一、鏗鏘有力。大屏幕上,胡錦濤主席滿意地鼓掌。我看了,激動得流下眼淚,感覺女兵們的付出有了回報,同時也覺得吃了那么多的苦、流了那么多的汗,太值了!我心中的石頭也就落了地。
遙望天安門,我自豪,我驕傲。因為我有一段寶貴的青春,獻給光榮的三軍女兵方隊,獻給祖國母親60華誕的慶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