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 日前,泰興市姚王鎮國源果品有限公司開始采摘冬棗。由于今年采用的新技術解決了冬棗授粉難題,該公司冬棗畝產超過了1200公斤,同比增收30%左右。 該公司負責人周國泉介紹,去年梅雨季節正值授粉佳期,持續十多天的陰雨影響了授粉效果,不少田塊因此減收。“一棵樹原本應該能采到20公斤冬棗,可去年只能采到15公斤左右。” 在當地農業專家的指導下,周國泉組織人員進行技術攻關。“我們的秘訣是,促使冬棗提前開花、授粉,避開梅雨季節。”具體的措施是,冬天把草埋藏在冬棗樹下。草的自然氧化過程中釋放二氧化碳,冬棗樹根吸收了二氧化碳以后,會提前成熟,也就會提前開花,提前實現授粉。 “技術攻關取得了成功,今年500畝冬棗的產量將達到60噸。”周國泉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