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訊9月15日至17日,泰興市舉辦 “2009中國泰興金秋經貿科技洽談會”。會上,該市共簽約27個項目,投資總額83.82億元。 根據該市市委、市政府要求,這次經貿科技洽談會的簽約項目必須遵循“三不”原則:過去已經簽約的項目不得“走過場”再次簽約;達不到一定投資規模的項目不得參加簽約;意向性投資項目不得參加簽約。 “所有簽約項目都已排定推進時間表。”該市經貿委副主任焦正龍介紹,除個別特大項目外,其他項目今年底全部完成報批,明年2月份前注冊到位,明年3月份前全部開工建設。 焦正龍表示,這次簽約的項目一、二、三產業比例恰當,全部符合國家政策導向和該市產業發展規劃。27個項目中有16個工業項目,投資額全部在3000萬元以上;服務業項目有5個,投資額全部在2000萬元以上;農業項目有6個,投資額全部在1000萬元以上。 “‘一區四園’在工業經濟發展中的主陣地、主引擎作用在這次簽約活動中得到了體現。”泰興市委書記張兆江表示,新的管理體制給園區招商帶來活力,這次落戶“一區四園”的項目有14個,總投資60多億元,占項目總投資額的四分之三。為打造經濟發展高地,該市今年初對泰興經濟開發區、虹橋工業園、黃橋工業園、農副產品加工園 (不包括城東工業園)的管理體制作出調整,分別明確一名常委 (或副市長)兼任園區黨工委書記,將周邊有關鎮劃歸園區,實行“以區管鎮”或 “區鎮并行”模式。 臺灣樂德國際投資開發集團和省級泰興經濟開發區簽約的球型太陽能電池項目,是這次洽談會簽下的投資額最大的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1.7億美元,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年銷售額將達到10億美元。樂德集團執行董事林豐川表示,他們在江蘇先后考察了10多家開發區,“地理位置優越,配套設施齊全,政府服務高效,加上不少臺商在此成功創業的先例,讓我們選擇了泰興。” 科技合作成為這次洽談會的一大亮點。洽談會期間,20多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該市骨干企業簽訂了15項科技合作協議,共建產學研聯合體23家。此前,該市有關企業已與科研院所簽訂科技合作協議55項,60多名專家教授應聘擔任相關企業的科技顧問。根據有關合作協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技術入股,該市相關企業提供資金、設備、實驗室,共建研發基地,待新技術、新工藝、新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后,按股分紅。該市市政府還分別與南京大學、中科院山西煤化工研究所簽訂全面合作協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