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由于無錫熱心乘客的幫助,泰興老人陶松文終于在無錫找到了與自己失散半個世紀的姐姐。9月9日,老人特意向 《無錫日報》寄出自己的感謝詩文《悲喜尋親六十載有感》。
陶松文老人今年66歲,泰興黃橋人,老人說,從1958年起,他就開始尋找比自己大12歲的姐姐陶秀英。
“姐姐五歲就被送去無錫。”聽家人說起過姐姐的事情后,陶松文立志要找到姐姐。
第一次尋找,是上個世紀50年代,沒有結果。隔了幾年,陶松文又畫了一副自己的自畫像寄到無錫日報社,請求幫助,但依然沒回應。
陶松文參加工作后,特意向 《無錫日報》投稿,發表文章,希望能引起姐姐注意。但還是沒音訊。
去年年底,陶老又一次踏上去無錫尋親的路。在開往無錫的客車上,陶松文一想起姐姐禁不住淚流滿面。座位旁的無錫青年王鳴歧,問他是不是身體不舒服。陶松文便將自己找姐姐的事情告訴了王鳴歧。
“不著急,我幫你。”王鳴歧立即安慰陶松文。陶老原以為這個陌生人也是隨口安慰,沒想到一個多月后他接到了喜訊。
原來,王鳴歧通過幾個民警朋友,找出無錫大體符合條件的一百多個 “陶秀英”。他們一戶戶地登門拜訪,排查線索,最終推測出無錫春城家園的陶秀英很有可能就是他的親姐姐。
得知消息的陶松文,立即趕赴無錫。 “我從來沒有見過姐姐,但那天,我一眼就認出她來了。”陶松文和78歲的姐姐相擁而泣。
今年5月,姐姐陶秀英在離開老家70多年后第一次返鄉,來弟弟家里住了1個月。
陶秀英告訴弟弟,自己現在生活很幸福,住著150平方米的大房子,兒孫們都很孝順。陶松文也告訴姐姐,他做過老師,當過校長,如今退休,在黃橋新四軍紀念館幫忙,生活很是幸福。
“我們趕上了好時期,也遇見好心人。”陶家姐弟兩人感慨。為了感謝無錫青年王鳴歧,以及他的民警朋友,陶松文寫了這封數百字的感謝詩文《悲喜尋親六十載有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