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為迄今為止全市唯一的全國文化先進縣(市),泰興理應在文化泰州建設中走在前列。”泰興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戴仁泉介紹,從現在起到2011年,泰興市將全面推進八大先進文化建設工程,加快發展六個重點門類文化產業,重點實施八項公共文化設施項目(簡稱“868計劃”),大力提升泰興文化軟實力。 “八大先進文化建設工程”包括市民素質提升、先進文化惠民、文藝創作精品、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文化產業建設、企業文化建設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和文化人才培養引進工程;“六個重點門類文化產業”指特色文化旅游業、現代傳媒廣告業、文化節慶演藝業、樂器制造營銷業、文化娛樂休閑業和文化藝術培訓業;“八項公共文化設施項目”包括仙鶴灣歷史文化北延南伸、龍河灣生態文化建設、寶塔灣佛教文化保護建設、紅色旅游文化資源整合、黃橋歷史文化名鎮保護建設、體育中心建設、農村公共文化設施和北二環文化主題街區規劃建設。 “‘868計劃’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整體,涵蓋了文化建設的方方面面,但重點突出惠民目標和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戴仁泉透露,今后將進一步整合農村基層文化資源,盡快形成鄉鎮宣傳文化中心,實現“鄉有一站、村有一室”的目標;對農村有線電視進行數字化改造,全面建成“農家書屋”;堅持“送書、送戲、送電影”到農村,每年為每個經濟薄弱鄉鎮集中采購圖書1萬元,確保每個行政村每年至少看一場戲,全年350場以上;每月至少放一場電影,全年4000場以上;加快建設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中心,并與鄉鎮黨員遠程教育服務點并網;建成一批街區文化廣場,為市民提供更多休閑、健身場所;規劃建設一批閱報欄、宣傳欄;廣泛開展校園、街區、農村、家庭文化活動,全方位豐富農村人民群眾文化生活。 在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方面,將修復改造一批城區歷史文化景觀和名人故居;打造仙鶴灣文化走廊;整合紅色文化旅游資源,打造黃橋、根思紅色文化旅游景點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利用沿江濕地、龍河灣、銀杏森林公園、羌溪河等地理、資源優勢,開發生態文化風景區(帶);加強黃橋歷史文化名鎮的保護和建設,修復部分古街巷;新建圖博中心、體育中心、文化主題街區等現代文化設施。 “前幾年,我們在實施舊城改造時把城區中心近70畝黃金地段劃撥給文化部門,新建了1.5萬平方米的文化藝術中心和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的影視娛樂城,這兩大建筑成為蘇中蘇北地區的文化標志性工程。”戴仁泉介紹,目前,正在東部新區規劃建設圖博中心和體育中心,圖博中心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投資約5000萬元,體育中心建筑面積3.4萬平方米、投資約2億元,建成后將成為新的文化標志性工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