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旦發現“第三方”有違規行為,地方環保部門可直接建議國家環保部,對其處罰直至取消其經營資質。“第三方”不隸屬于當地環保部門,只對頒發運營資質的國家環保部負責。與當地環保部門是一種相互監督的關系。
從今年5月中旬起,泰興市在全省率先推行污染源監控“第三方運營”,一則加強了對企業排污設施的實時監控,減少了設施運行、維護成本;二則有效破解了地方環保執法部門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尷尬。運營兩個多月來,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在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實時監控數據準確率達100%。 為遏制企業超標排污、偷排偷放現象,泰興市從2006年開始在工業企業安裝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逐步建立了覆蓋全市的工業污染源監控系統。但在實際運行中,這些“千里眼”卻常常“失明”,運行不穩定,監測數據不準確,甚至有企業故意讓監測設備閑置。分析這些問題,主要是因為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與企業“利益相抵觸”,同時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運行技術要求高,需要由專業人員來維護和管理。而對地方環保執法部門來說,由于污染源監控系統由其負責安裝,以此作為執法依據,對企業缺乏說服力。 今年4月,泰興市借鑒國外先進城市的經驗,通過公開招投標,委托具備環保部頒發的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第三方運營資質的江蘇神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泰興境內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的運行和維護。 據介紹,作為“第三方”的江蘇神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位于蘇州市,在泰興設立辦公室和化驗室,配備專用車輛,安排專業技術人員,每天對污染源自動監控設施進行巡檢。 實行“第三方運營”后,運營費用從污染防治基金中支出;打開企業排污監控設備的“鑰匙”掌握在運營公司手中,企業無法更改排污數據,確保了排污數據的真實性。這為環境管理、排污收費及環保執法提供了合法、有效的依據。 作為“第三方”,會不會和企業“聯合”?“可能性接近于零。”泰興市環保局稽查中隊中隊長郭建說,一旦發現“第三方”有違規行為,地方環保部門可直接建議國家環保部,對其處罰直至取消其經營資質。此外,“第三方”不隸屬于當地環保部門,只對頒發運營資質的國家環保部負責,與當地環保部門是一種相互監督的關系。 泰興市環保部門每天通過監控網絡調取監控數據,對于數據不正常和未傳輸數據的設備記錄在案,作為衡量“第三方”運營質量的重要依據。同時負責自動監控設施的校驗、比對等工作,對監控系統數據的準確性、有效性進行審核、把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