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召開的泰興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提出,突出“一區四園”在工業經濟發展中的主陣地、主引擎作用,加快優勢產業集聚,實現集約集聚發展,確保年內“一區四園”經濟總量占全市的比重達到65%。 今年初,泰興市委、市政府對省級泰興經濟開發區、虹橋工業園、黃橋工業園、農副產品加工園(不包括城東工業園)的管理體制作出重大調整,分別明確一名市委常委(或副市長)兼任園區黨工委書記,將周邊有關鎮劃歸園區,實行“以區管鎮”或“區鎮并行”模式。上半年,“一區四園”完成國稅開票銷售89.9億元,占該市總量的59.5%。 泰興市委書記張兆江說,體制調整到位后,“一區四園”將立足各自基礎和優勢,實行錯位發展。省級泰興經濟開發區突出精細化工主業,圍繞鹽化工、煤化工和醫藥農藥產業鏈做好前伸后延文章,加快新材料、新能源等產業發展。虹橋工業園重點發展港口經濟,重點培育以冶金裝備為特色的裝備制造業,打造沿江開發新引擎。黃橋工業園將充分發揮文化名鎮和城市副中心、老區政策扶持等優勢,做精做優“中小企業創業園”,著力在龍頭型重大項目開發和特色產業培育上取得突破。城東工業園區充分發揮城郊區位優勢和傳動產業集聚優勢,著力引進開發高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和低污染、低能耗的大項目、好項目。農產品加工園區則以創建國家級農產品加工創業基地為目標,加大龍頭型農業加工企業引進培育的力度,盡快取得園區建設和發展的新突破。 “年內,‘一區四園’將投入18億元,完善基礎設施和商務功能配套,為大項目、好項目落戶構筑跑道。”張兆江說,當前,重點抓好16個投資1億元以上,特別是6個1億美元或10億元人民幣以上大項目的跟蹤落實,力爭早審批、早開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