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下午,烈日當空,室外溫度接近32℃。然而,進入泰興市河失鎮昆侖養雞場雞舍里就像進入了涼爽的空調房,而且雞舍里的環境非常好,基本上沒有異味。 “雞舍里并沒有安裝空調,而是安裝了水簾式降溫設備,這種設備能夠讓雞舍內的溫度比室外低6至9℃,保持在26至28℃之間,達到空調降溫的效果。”養雞場場主李昆侖介紹,他飼養了3萬只蛋雞,養雞場還配備了自動供水、喂食、清糞等一整套自動化養雞設備。 雞舍裝“空調”,產蛋率超過95% 李昆侖養雞已有5年,2007年以前,蛋雞的產蛋率一直保持在85%左右。 “高溫對蛋雞的生長極為不利,若雞舍內的溫度過高,不僅會影響到蛋雞的產蛋量,而且還會誘發多種雞病。要讓雞多產蛋,就必須給它們創造一個適宜的生長和產蛋環境。”李昆侖說,從2007年5月開始,他每隔半個月就到無錫、蘇州、上海等規模化養雞場參觀學習,2個月下來,他發現半數以上的養雞場都安裝了水簾式降溫設備,進入雞舍就像進入了空調房。 在了解水簾降溫的作用效果后,李昆侖立即投入3萬多元對雞舍進行了全新改造,2萬只蛋雞不僅安然舒適地度過了炎熱的夏天,產蛋率竟超過95%,較以往足足提高了10個百分點,當年取得30萬元的效益,同比增長25%。 據介紹,水簾降溫是通過蒸發降溫的一種高效經濟的降溫方式。這是一種從國外引進的技術,使用特種紙制蜂窩結構材料,這種材料每米的售價達200多元。 今年,昆侖養雞場的蛋雞存欄量突破3萬只,每天的產蛋量接近1000公斤,每隔2天就有專人送往無錫、常州、蘇州等地,不愁雞蛋銷路。“雖然飼料價格漲了一點,但是每天仍有2000多元的毛收入。” 養雞自動化,一年節省7萬元 “以往1個工人喂食飼料需要1個多小時,現在只需10分鐘就能完成。多虧了這臺自動喂食機。”李昆侖介紹,這臺自動喂食機是國家專利產品,一臺要6000多元,可同時向三排食槽里添加飼料。 除了自動喂食機,每道雞籠下都配有自動清糞設備,每天刮掃清潔,保持空氣清新。每只籠中都掛有小吊籃,上嵌一紅色活動閥,這些雞吃完飼料,口渴時就會自覺地用嘴尖碰它,立即就會有清水滴出,做到吃食、飲水兩不誤,既不浪費水源也不污染環境。 “有了這些設備,給雞喂食、供水、清理雞糞等原來由人工來完成的工作全部由機械來完成,又快又好、省時省力。”李昆侖算了一筆賬:按雞場現在的規模,至少需要6個工人,按一個工人一個月工資900元計算,不到1年時間,他就把這些自動化養雞設備的錢收回來了。現在,整個雞場只需他一個人就能管理得井然有序,一年下來,可以節省7萬多元。 養雞場產生的雞糞一直免費供給周圍的村民,但隨著養殖規模的逐年擴大,雞糞開始出現供大于求的現象。對此,李昆侖也早有準備:“我花3萬多元從南京購買了一套畜禽糞便處理器,過幾天就能使用,這套設備能夠將雞糞變廢為寶,生成有機肥料。這樣不僅解決了雞糞的問題,還能從雞糞中淘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