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季雷電災害多發,據市氣象局統計,我市近幾年平均雷電日數達54天,有的年份達到70天,平均每年因雷擊造成的事故在100起以上,被雷擊死亡的人數在5至7人。調查發現,不少市民防雷意識淡薄。在市區,不少老小區、自建房沒有避雷設施,新建小區雖大多裝有避雷設施,部分設施已損壞,起不到防雷作用。 雷電事故時有發生 據統計,全世界平均每分鐘發生雷暴二千次,每年因雷擊造成的人員傷亡超過一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達數十億美元。我國每年因雷擊造成的人員傷亡達三四千人,財產損失達50至100億元人民幣。 市氣象局防雷中心主任郭祥圣說,我市地處長江中下游,冷暖空氣常在此交匯,屬于多雷區。每年5月到8月,是雷雨的盛發期。泰州地區40多年的氣象觀測資料顯示,我市年平均雷暴日在40天以上,近幾年的年平均雷暴日達54天,最多的年份達70天,平均每年遭雷擊死亡5至7人,財產損失近千萬元。 今年6月5日中午,興化茅山鎮遭遇雷雨天氣。12點30分左右,村民郭某駕駛收割機在田間收割麥子,被雷電擊中身亡。 今年2月24日中午,泰興出現雷陣雨天氣。姚王鎮陸莊村一69歲老太遭雷擊死亡。 去年9月20日,姜堰一房屋被雷電擊中,臥床的87歲老太身亡。 據市消防支隊統計,近年來每年都有雷電引發的火災事故。 去年8月14日下午,市農業開發區一民宅遭雷擊起火,火災造成約3000元的直接經濟損失。 去年8月11日,興化城堡小區民宅遭雷擊引發火災,直接物品損失約1000元。 去年7月14日,靖江市新橋鎮郵電局后側房屋遭雷擊起火,直接損失2000元。 2007年9月19日,海陵區供電小區門前一輛汽車遭雷擊起火,損失3000元。 2007年7月30日,海陵區雙橋村一住戶屋頂被雷擊引發火災,損失1000元。 2007年7月9日,明珠派出所附近的變壓器和寺巷蘇源變壓器同一天遭雷擊起火。 2006年8月15日,姜堰市王石西官村五組一廠房遭雷擊引發火災,損失5000元左右。 …… 不少市民防范意識差 昨天,記者走訪市區部分小區,發現很多地方沒有安裝避雷設施,或不正確使用避雷設施。 不少老居民樓都缺少避雷設施。“我們這樓房是上世紀70年代建的,住了30多年了,從沒見安裝過什么避雷針,也沒人提起過。”家住公園路前進機械廠宿舍的郁品才老人說,在公園路路北的一排宿舍樓分別是前進機械廠、肉聯廠、紡織機械廠等幾家單位的宿舍樓,大多建于1980年前后。“這一排樓房沒有一幢裝避雷設施的,我們也沒想到要裝。” 在斗母宮巷,有不少平房,記者沒有看到一處避雷設施。居民張先生說,聽說避雷針只有高樓才需要用,他和鄰居們都沒有裝。 在城南街道忠南村,村里的房屋大多是兩層樓房,少數是三層。四組一戶人家二樓平臺上裝有一只小鐵架,村民說,這不是避雷針,是小靈通信號塔。該村村民李建網在2002年建了一幢兩層樓房,房頂裝了太陽能熱水器。他說,建房時沒有要求裝避雷設施,自己也就沒裝。 在城南街道蓮花村,村民李九順家的平房和樓房都沒有安裝避雷設施。他說,避雷針都是城市里單位用的,村里沒有人家用,“雷電是自然災害,沒什么辦法抵擋。” 在蓮花五區1號樓3單元的樓頂,繞著整個樓頂都安裝了一圈鐵桿,記者了解到,這種設施叫避雷帶,能起防雷的作用。但是,在樓頂上住戶安裝的太陽能熱水器,有一半高出了避雷帶。氣象專家認為,這使避雷設施失去作用或者效用打折扣,太陽能熱水器也成了危險的引雷針。 在市區迎春路住宅區、南園新村等一些小區,也存在太陽能熱水器高于避雷設施的情況。 迎春路141號楊先生家的太陽能熱水器高出避雷帶很多,楊先生說,當初裝太陽能熱水器時,沒人說起過要安裝在避雷帶下面,自己也不懂,就想著熱水器的采光要好。 缺少有效處罰手段 雷電災害對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但從市區目前情況看,不少小區、單位防雷裝置年久失修、不作定期檢測,裝置的設計、施工不規范,檢測出問題不及時整改,有的甚至拒絕接受檢測。 新建小區雖然大部分都安裝有避雷設施,但在投入使用后沒有一家申請年檢的,一些防雷裝置由于受外力或人為破壞,根本就起不到防雷的作用。 今年4月底,西湖翠苑一居民反映,該小區獨立別墅及部分聯體別墅沒有安裝防雷設施。市氣象局獲知這一情況后,與市經濟開發區建設部門多次溝通,經與開發商協商,開發商才同意對這些別墅進行防雷整改,目前整改方案正在設計中。 按照《防雷減災管理辦法》第十一條的規定,新建、擴建、改建的建(構)筑物和其他設施安裝的雷電災害防護裝置,應當符合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規定的使用要求,并由具有相應防雷工程專業設計和施工資質的單位承擔設計和施工。 按照規定,防雷裝置竣工后,應該經氣象主管機構驗收,驗收不合格的應限期整改,逾期不整改或者整改不合格的,建設工程不得投入使用。生產、儲存易燃易爆物品場所的防雷裝置,應當每半年檢測一次;其他防雷裝置應當每年檢測一次。對計算機房、加油站等場所和設施應當同時進行靜電檢測。 郭祥圣說,氣象部門受執法權限所限,對大多數不按規定安裝防雷設施的行為,缺少有效的處罰手段,這使得管理效果大打折扣。“對于沒有按要求安裝避雷裝置的,須先限期整改,最多也只能罰款3萬元”。 據了解,對于一些新建小區,小區物業公司應當每年向市氣象局提請避雷裝置的年檢。那些沒有安裝避雷裝置的老小區,政府實施老小區整治工程時應當把安裝避雷裝置納入到小區整治內容。老小區如果想安裝避雷設施,建設主管部門可統一申報,制定計劃實施安裝。 目前,市氣象局正聯合市安監局作聯合執法檢查,力圖先消除企事業單位防雷裝置的安全隱患。
相關鏈接: 雷災傷亡農村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