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了解到,從今天起,我市在全省率先實現異地就醫實時結算“一卡通”,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員在四市兩區任一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時,都可持社保卡直接享受參保地的醫保待遇。
異地就醫可享參保地待遇 昨天下午,泰興市退休職工葉佩琴在得知這一政策后,就趕緊到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填寫了《泰州市職工醫療保險參保人員異地就醫申報表》。她選擇了泰興市人民醫院、泰興市第四醫院、泰興市中醫院3家定點醫療機構,“有了這個政策,以后買藥看病就可以直接到3家醫院刷卡,方便多了。” 葉佩琴是中國移動泰州分公司的職工,是在泰州進行參保的,6年前退休后,定居在泰興。由于在泰州辦理的醫保卡(后統一為社保卡)在泰興不能用,每次看病、買藥都要自己先掏錢,然后再把就醫的相關賬單、發票拿到泰州報銷,手續繁瑣,而且報銷的時間也比較長,有時候要拖幾個月才能拿到報銷費用。 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醫保中心負責人周春林說,近年來,跨地區轉診人數不斷增加,該政策的出臺,主要就是為了解決異地就醫人員就醫難、結算難的問題。需要在異地診療的參保人員,從現在開始,都可到參保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異地就醫申報手續,在居住地選擇3家定點醫院作為約定醫療機構。在這3家醫院看門診和住院時,只需持本人社保卡即可享受參保地的相關待遇。 在省內率先實現實時結算 據了解,我市依托金保工程,按照參保地政策,通過網絡平臺實施實時結算,在省內是第一家。目前,我市范圍內所有定點醫療機構均為異地就醫定點醫療機構,可統一使用異地就醫結算信息系統,按參保統籌地區的醫療保險政策對異地就醫人員實行實時結算。此前有媒體報道“南京泰州下月起醫保一卡通”的消息,因相關工作還在籌備中,要稍后才能實施。 假設一位興化參保人員到泰州看病,醫療費是5萬元,個人自付部分為1萬元,按照以前政策,他必須先繳清5萬元,然后拿著發票回興化醫保中心報銷。而現在,這位參保人員只需繳納個人自付部分的1萬元。 周春林說,原有模式下,一旦參保人員的居住地和參保地醫保待遇不一,會影響待遇享受上的公平性,報銷程序也相對復雜;如果兩地在醫療方式、藥品等方面存在差異,則居住地和參保地的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就要進行反復核實,給參保人帶來了很多麻煩,報銷時間也長得多。 申報程序簡單 周春林說,異地就醫人員主要是指異地安置人員、異地工作或學習連續時間超過6個月(含6個月)以上的人員、轉外就醫人員等需要在異地診療的參保人員。這些人員憑“社會保障卡”,到參保統籌地區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申請手續,選擇居住地1至3家定點醫療機構作為異地就醫的定點醫療機構,一年一定。經審核通過的異地就醫人員,只要持參保統籌地區發放的“社會保障卡”在所選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發生的診療費用一律按參保統籌地區的醫療保險政策直接進行聯網刷卡結算(包括門診和住院統籌)。 此外,因公到異地出差或回鄉(異地)探親(短期異地定居)、旅游等特殊情況需異地就醫的,應在就診后3日內到參保統籌地區辦理異地就醫申請、審批手續,特殊情況可先行電話告知。異地就醫人員居住地發生變更或病情發生變化需要變更定點醫院時,須到參保地重新辦理備案手續。 周春林說,實現異地就醫實時結算,只是第一步,隨著我市醫保工作的不斷完善,以后可能將逐步取消申報環節,最終實現我市所有醫保參保人員異地就醫的“大流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