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過程中挖出的古錢幣被人撿走,警方接報后連夜追蹤,將失散的約5公斤古錢幣追回。近日,姜堰市文化局專程向姜堰市公安機關送來錦旗,感謝民警幫助追回國家文物。 4月19日中午,姜堰市公安局接到群眾舉報,稱該市開發(fā)區(qū)溱湖大道二期工程工地上出土了大量古錢幣,已被人撿走。 民警冒雨趕到現(xiàn)場了解到,當天上午11時許,工地負責人因擔心下雨影響施工,就安排兩位女民工挖排水槽。女民工在挖掘過程中,發(fā)現(xiàn)爛泥里有破碎的陶罐瓦片,并夾雜著不少古錢幣,于是兩人找來畚箕,裝了滿滿3畚箕運走。聞訊趕來的當地群眾隨后也撿走了不少古錢幣。 古錢幣究竟流向何處?為避免國家文物流失,民警冒雨展開調查走訪。當晚9點多鐘,民警通過工程項目指揮部負責人找到了挖土機機手楊師傅。楊師傅反映,兩位挖排水槽的女民工,一個是安徽人,一個是泰興人。當時他看到兩人在撿古錢幣,自己也撿了百余枚。聽說出土的古錢幣屬國家文物,楊師傅主動將撿到的古錢幣全部交給民警。 第二天一大早,民警在工地一宿舍內找到了安徽女民工朱某。當聽說自己撿到的是國家文物時,朱某當即主動上繳了所拾的古錢幣。另一名泰興女民工聞訊后,也將撿到的古錢幣如數上繳。 為將所有丟失的古錢幣全部追回,民警馬不停蹄,與工地附近的開發(fā)區(qū)陳莊村村干部聯(lián)系,逐家逐戶上門宣傳,動員撿到古錢幣的村民主動上繳。在警方的努力下,歷經兩天兩夜,毛重約5公斤古錢幣被全部追回。4月23日下午,民警將追回的古錢幣移交給該市博物館。 據姜堰市博物館的竇亞平介紹,這些“五銖”古錢幣是漢代武帝年間的,距今2100多年。1993年3月,姜堰曾從出土的官莊南華漢墓里發(fā)現(xiàn)過少數類似“五銖”古錢幣,但大多沒有這些保存完好。此次出土的“五銖”古錢幣數量眾多,對于研究泰州漢代歷史有重要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