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報業網訊 今年,我市啟動重點城鎮建設工作,確定新橋、黃橋、溱潼、戴南4鎮為城鎮化及新農村建設重點鎮。預計到2015年,這4個鎮將被打造成現代化小城市。 昨天,我市組織各市、區及4重點鎮有關負責人赴丹陽市界牌鎮考察學習小城鎮建設經驗。市委副書記王守法,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楊峰參加考察并出席在黃橋召開的推進重點城鎮建設座談會。 據介紹,重點城鎮建設工作旨在進一步完善市域城鎮體系,加快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新確定的新橋、黃橋、溱潼、戴南4鎮的經濟基礎較好、集聚輻射力較強、發展潛力較大,市委、市政府將在今后幾年內重點打造,并力爭到2015年將4鎮建設成特色明顯、經濟發達、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生活富裕、輻射能力強、帶動效應好、集聚集約水平高的現代化小城市。 圍繞打造小城市目標,下階段,我市將進一步完善小城市發展規劃體系,結合各鎮功能定位和發展目標,高起點修訂和完善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城鎮總體規劃;完善以小城市為核心的空間布局規劃,適時推進區劃調整,優化鎮村布局。同時,強化小城市發展的產業支撐,積極引導優勢產業向產業功能區集中,促進產業集群化發展,積極引導4鎮建立特色鮮明、潛力較大、關聯度強的產業功能區,設立自主創業企業孵化區和集聚區。根據產業發展規劃,引導4鎮實現主業突出、多業發展,成為各具特色的產業重鎮、商貿重鎮、旅游名鎮。 根據各自的特點,新橋將定位為以特種裝備制造業為主的沿江工業強鎮;黃橋將建設成黃橋老區的經濟、商貿、文化、教育中心,全國知名的紅色旅游地;溱潼將成為里下河地區歷史文化與自然風光交相輝映的旅游名鎮;戴南將打造成不銹鋼產業集聚區的制造中心、科技研發中心、信息物流中心。按照統一規劃、適度超前、統籌兼顧、確保重點的要求,4個鎮都將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基礎設施,并與周邊鄉鎮共享,提高綜合承載力。同時,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建設和完善“一中心(文化中心)、二院(醫院、敬老院)、三校(三星級以上重點高中、中心初中、中心小學)”,提高輻射和集聚能力。 為加快小城市人口集聚、促進小城市建設進程,各市將改革完善4鎮財政體制,建立與其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確保穩定增長的財政保障機制。同時,將大力促進農民創業就業,引導農民向非農產業轉移。對集鎮規劃建設區內的村莊探索實施“村改居”。在完善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制度的基礎上,探索和完善“以土地換保障”政策,對自愿放棄土地承包經營權和宅基地使用權的農民,試行與城鎮居民享受同等的社會保障政策待遇。對農民自愿退出宅基地的,將給予一定經濟補助,鼓勵農戶向鎮區集中。為方便農村居民及企業辦理審批等事項,提高辦事效率,實施小城市建設的4鎮將逐步實現縣級市管理資源下移。 王守法要求我市在發展重點城鎮、培育小城市過程中,必須堅持規劃先行,以科學合理的規劃指導建設、引領建設;加快產業集聚,以轉變發展方式為導向,結合自身產業特色,整合老項目,開發實施一批新項目;完善發展功能,加大城鎮建設投入力度,加快設施配套,強化功能完善;推進“城市經營”理念,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引導和調動多方面資本投入。 楊峰說,我市推進重點城鎮建設要牢固確立小城市、大戰略的思想觀念,將其放在統籌城鄉發展、科學發展的高度來考量和謀劃;堅持小城市、大手筆的發展理念,高起點規劃的同時,高品位建設;加快形成小城市、大推進的局面,不僅給政策,還要放權利到各市(區)、鎮。(記者 張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