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楊麗)隨著電視劇 《潛伏》在熒屏熱播,類似主角余則成的潛伏故事,成為全國眾多觀眾關注的熱點。近日,曾經在蔣介石身邊潛伏十多年的中共地下黨員、94歲高齡的泰興籍老人沈安娜,委托女兒走進重慶衛視《揭秘潛伏》專題,講述自己那一段不為人知的潛伏經歷。 為了逃婚離開泰興 為了掙脫包辦婚姻,1932年,17歲的沈安娜從泰興老家逃到上海一所速記學校求學。 1934年,白色恐怖籠罩上海,快要畢業的沈安娜和許多熱血青年一樣想投身革命。然而,1935年1月,20歲的沈安娜一畢業,便被校長推薦到國民黨浙江省政府工作。 當時的沈安娜并沒有想到,自己“去延安干革命”的愿望沒實現,相反是用潛伏的方式在國民黨核心機關里工作了15年,實現了自己的革命理想。 憑著每分鐘200字的記錄速度和一手好字,沈安娜很快就得到了當時國民黨浙江省政府主席朱家驊的信任。 沒過幾個月,一個叫華明之的小伙子也依照地下黨組織的指示,來到杭州,在浙贛鐵路局謀了份差事,裝作沈安娜的男朋友,就近協助和指導沈安娜工作。 半年時間,兩人為我黨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情報。1935年秋,由于日久生情,兩人結為夫妻。真實的夫妻關系為沈安娜以后的 “潛伏”提供了更好的安全保障。 蔣介石身邊的女 “間諜” 1938年8月,國民黨機關開始陸續撤往重慶。遵照董必武的指示,沈安娜、華明之夫婦離開杭州來到重慶。 利用老上級朱家驊的關系,沈安娜在國民黨中央黨部謀得了一份速記員的工作。 由于是經朱家驊親自安排進中央黨部工作的,又是朱家驊的 “老部下”,沈安娜深得國民黨中央機要處的信任和器重。沈安娜開始在國民黨中央黨、政、軍、特的高層會議上擔任速記員,凡是蔣介石主持的會議,沈安娜更是速記的不二人選。 “每次有重要的內容,蔣介石都示意我不要記錄,我都是記在心里,然后利用上廁所的時間再記到自己身上。”沈安娜回憶說,蔣介石是個十分多疑的人,許多來自國民黨中央黨部的絕密情報都是她用心記下的。 回到家后,沈安娜再把情報告訴丈夫華明之,由丈夫源源不斷地送到延安。 唯一一次失去聯絡 盡管百般小心,意外事件還是發生了。 1942年,沈安娜和華明之的直接領導徐仲航被捕。第一次突然失去了組織的指引,重要情報送不出去,沈安娜和華明之如坐針氈。 為試探情況,沈安娜以借錢的名義給徐仲航寫信。不久,兩名特務找到沈安娜了解情況,手里拿的就是沈安娜寫給徐仲航的信。 “當時直覺是特務還沒掌握太多的情況,如果真正知道我是共產黨,還會對我這么客氣?”機智的沈安娜,搬出了朱家驊做擋箭牌,要兩個特務找朱家驊去了解她的情況,兩個小特務灰溜溜地走了。 所幸的是,徐仲航經受住了嚴刑拷打,沒有叛變,沈安娜和華明之也躲過了危險,繼續隱藏在國民黨內部。抗戰勝利后,她又在第一時間送出了蔣介石計劃發動內戰的情報,為中共中央爭取了主動。 1945年10月的一天,吳克堅代表南方局來重慶接手情報工作,和組織失散三年的沈安娜與華明之喜極而泣。1949年5月上海解放,沈安娜的地下情報工作宣告結束。 很想回家鄉看看 新中國成立后,沈安娜和丈夫進入國家安全部工作直至離休。1983年,兩人離休后,住在北京西郊。夫婦倆有個雷打不動的習慣,就是每天閱讀《人民日報》,收看 《新聞聯播》。 2003年,華明之去世, “老華走了,沒有人和我一起討論時政了,好在女兒天天來看我,我才覺得不那么孤獨。” 每天,沈安娜都會端詳家里墻上掛著的那幅 《荷趣圖》。這幅畫是沈安娜邀請一位畫家特意為她畫的。在畫之前,她叮囑畫家,一定要在整幅圖的中央畫一片大大的荷葉,荷花要畫小一點,藏在荷葉后面,不要擋了荷葉的風采。 “老華總說,我是 ‘紅花’,他是 ‘綠葉’,我要永遠依偎在他身旁!” 在得知沈安娜的經歷后,今年4月初,泰興市兩位老人創辦的 “泰興名人堂”與沈安娜取得聯系。沈安娜將關于自己經歷的文章、照片等資料寄回家鄉,正式加入 “泰興名人堂”,并表示如果身體條件允許,她很想回家看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