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首批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單位之一,泰興市金江化學有限公司在質監部門的指導下,積極構建循環經濟標準化體系,實現廢水廢氣廢渣的綜合循環利用。最新統計資料顯示,與試點前相比,企業綜合能耗下降55%以上,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5萬噸、COD排放760噸,產生直接經濟效益1200多萬元。據了解,金江化學制定的200項標準化規范將在行業內推廣。 金江化學公司是香港葉氏化工集團在泰興投資的獨資企業,總投資1.5億港元,主要以木薯、玉米為原料生產食用酒精和無水酒精產品。2007年3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將“金江”列為第一批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單位,旨在通過建立涵蓋酒精生產全過程的循環利用標準化體系,把清潔生產、資源綜合利用、生態設計和可持續消費融為一體。試點期限3年。 泰興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王堅告訴記者,根據國家標委會要求,質監部門引導企業依據循環點和行業特點,以國際行業標準為參照,先后編制了《能源消耗技術標準》《厭氧菌優選、培養工藝技術標準》《化學需氧量(CODcr)快速測定標準》《生產現場管理規定》《關鍵工序適用性評價》《能源綜合管理規定》等200項標準化規范,構建起循環經濟標準化體系框架。 “依據這一體系框架,金江化學全面開展循環經濟試點。”王堅介紹,比如,通過廢氣回收循環系統,將原先木薯、玉米發酵過程中排放的溫室氣體———二氧化碳吸收轉化成食用級干冰;又如,通過治污設施的改造,將原來直接排放的酒糟廢水固液分離,酒糟制成飼料,廢氣(主要是沼氣甲烷)提純燃燒轉化成蒸汽,再將蒸汽轉化成生產過程中的電能。僅沼氣回收利用一項,每噸酒精產品的煤耗就降低30%,年節約標煤1.8萬噸。 “在最后一年試點期限內,我們將引導金江公司從生產內的‘小循環’轉向產業鏈的‘大循環’。”王堅透露,該公司將投入2億元,以酒精為原料延伸開發醋酸脂產品,年產量達12萬噸。項目達產達標后,產銷規模將達6億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