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年幼的女兒,一邊是癱瘓的婆婆,赴常熟打工的何新梅選擇把婆婆帶在身邊,而將女兒托付到娘家。她說:“女兒小,我跟她在一起的時間以后還很多,婆婆年紀大了,照顧一年就少了一年。” 在十二屆精神文明建設新人新事評選中,泰興市橫垛鎮何新梅的故事打動了無數市民,甚至有網友因此開展了“莫做遲孝之人,莫行假善之事”的網上討論。 23年前,何新梅的婆婆患上嚴重的類風濕關節炎,四肢癱瘓,生活不能自理。何新梅1995年嫁到何家后,承擔了所有家務,并耐心細致地照顧婆婆的飲食起居。說起兒媳,何新梅的婆婆逢人便說:“她是我前世修來的一個好閨女。” 2006年,在朋友介紹下,何新梅到常熟淼泉鎮華盛絲織有限公司當了一名擋車工。人在外地,何新梅的心一直牽掛著家里,除了年幼的女兒,她更擔心婆婆。雖然丈夫留在家中,但男人粗心不算,照顧母親總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 何新梅找到單位的領導,請單位“網開一面”,招聘她丈夫前來工作,并允許她把婆婆也一同帶到單位來。單位領導被其孝心感動,同意了她的請求。 2007年2月,何新梅把女兒托付給娘家后,帶著丈夫和婆婆一起來到常熟。丈夫在華盛絲織有限公司找了份機修工的活計。為了方便照顧,公司特意在何新梅夫婦宿舍的對面騰出一間空房給老人居住。 “把婆婆接來一起打工,這樣的事還是頭一回聽說。”何新梅在單位一下成了新聞人物。更讓同事感嘆的是,吃飯、擦身體、上廁所、洗澡,何新梅對婆婆的照顧無微不至,成天就是工作崗位和宿舍兩頭跑。 孝行傳千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樸實的何新梅說:“我和婆婆是一家人,婆婆生活不方便,我們做子女的盡心盡力照顧是本分,沒什么值得夸耀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