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一條合理化建議,為企業降本節支200萬元。這件新鮮事發生在泰興市華興機械鑄造有限公司。 華興機械位于泰興虹橋工業園區內,主要生產水泵、閥門鑄件及成品,是沿江經濟重鎮蔣華鎮第二大納稅大戶。但從去年10月份起,受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公司固定客戶業務量下降50%,當年銷售指標下滑近3000萬元。 “如何化‘危’為‘機’?今年初,我們設立了員工創新獎勵基金,鼓勵和發動員工獻計獻策,與企業共渡難關。”華興機械鑄造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忠志告訴記者,獎勵基金總額雖只有區區一萬元,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過去,華興公司大多是按照客戶要求“來模加工”,鑄造工藝相對比較簡單。今年初,澆鑄工張興仁、造型工張華良根據實踐經驗向董事會建議,引進杭州汽輪機廠電腦模擬系統,采用低澆工藝,消除過去頂澆工藝帶來的誤差,減少后套整理成本。這條建議每年可為企業降本節支200萬元。公司分別給予兩人300元、500元的獎勵。來自上海的技術工人楊懷強,雖然是外地人,但把企業當成自己的家,對造型、澆鑄、開箱等工序提出了三四條改進意見,都得到了采納和應用,同樣獲得公司500元的獎勵。員工馬大慶潛心鉆研生產工藝,今年以來,從未出過任何差錯,也獲得了300元的獎勵。 此外,華興公司董事會還根據員工建議,投資2000萬元,建設精加工中心,發展高端客戶。由過去的水泵、閥門鑄件加工延伸到壓縮機、林業機械整體加工。目前,已經落實精加工訂單2000多萬元,產銷呈現出攀升趨勢。 王忠志說:“獎勵僅是個形式,不在于錢多錢少,關鍵在于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我們希望員工的合理化建議越多越好,董事會將隨時增加創新獎勵基金規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