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華報業網訊 泰興市錦雞染料公司主持制定的4種染料標準,近日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批,今年該公司還將主持制定兩項國家標準。以錦雞染料為代表,泰州市以新材料產業追趕國際先進水平,為新型工業化“領航”。
2008年,泰州市新材料產業完成產值215.99億元,同比增長30.2%,占高新技術產業的四分之一,涉及納米材料、氟硅材料、可降解塑料、太陽能光伏等領域。不少企業成為行業“翹楚”,7家擁有自主研發機構,授權專利和授權發明專利數達167項。作為全國科技創新試點城市,泰州市新材料產業的快速發展,引起業內外人士的高度關注。 首先是“借智借技”。該市先后與中科院系統、國防科工委系統等簽訂全面合作協議,形成牢固的“科技靠山”。江蘇河海疏浚工程集團公司與中科院固體物理所合作創辦納米材料廠,主產品納米級二氧化鈦被評為國家級重點新產品,成為國內屈指可數的超微細粉體生產基地。“納米催化材料降低卷煙焦油及有關成分”是泰州市與中科院南京分院、蘭州化物所的合作項目。 “產業集群”是第二招。泰州7大國家級產業基地,以春蘭、揚子江為代表,引領泰州走上了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經濟發展新路子。梅蘭集團出資250萬美元,整體購進俄羅斯有機硅單體全套生產工藝。梅蘭用這套技術上馬了2.5萬噸有機硅單體項目,一舉成為世界上真正掌握有機硅生產工藝的4家公司之一。更為重要的是,該技術實施后,其下游延伸產品多達4000多種,可以為梅蘭乃至泰州形成一個高新技術產業群。 瞄準尖端和前沿技術,是泰州市新材料企業發展的內生動力。作為國內第一家光伏電站解決方案提供商,中盛光電集團在海外成功建立了一支技術、工程、項目運營團隊。前不久,該公司與德國一著名系統集成商簽訂15MW(兆瓦)的組件訂單合同,價值3500萬歐元。楊灣海螺水泥竣工投產之日,集團決定追加投資20億元,把泰州建成我國最大的水泥生產基地,最終形成年產水泥1000萬噸、PVC板材15萬噸的生產能力。這一項目為泰州帶來一個新的產業,使原本薄弱的泰州建材產業一下子提升了幾個檔次。 (趙曉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