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擴大內需,鐵路建設提速,給泰興市圣達銅業有限公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進入3月份以后,企業新開發的高速電氣化鐵道用電車線類產品呈供不應求之勢。根據在手合同,僅此一項產品公司年內可新增銷售收入1億多元,占全年銷售總額的1/3以上。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未來3至5年內,企業產銷規模可望翻一番。 “中國開始進入風馳電掣的高鐵時代,與之配套的相關產業也進入發展黃金期。”圣達銅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楊吉林告訴記者,早在2003年,圣達銅業就與鐵道科學研究院合作,研究開發每小時300公里的電氣化鐵道用銅錫合金電車線。4年攻關,累計投入研發資金2000多萬元,終獲成功。 經鐵道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檢測,該公司開發的新產品主要技術指標均符合鐵道部最新標準,達到歐盟技術要求。產品于2007年底通過省級科技成果鑒定,并被國家科技部、商務部、質監總局、環保總局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 “省科技廳對此十分重視,安排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650萬元,加速了這一項目的產業化進程。”楊吉林介紹,產品在京廣線石家莊路段試掛運行后,導電性能、抗拉強度、耐磨性能、波傳播速度等均達到發達國家同類產品標準,從而打破了此類產品依賴進口的局面。 根據國務院批準的《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到2020年,我國在現有電氣化鐵路通車里程2萬公里的基礎上,將再建設電氣化鐵路3萬公里,其中時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速電氣化鐵路1.3萬公里。此外,不少大城市正在規劃發展城市或城際間的輕軌交通,像滬寧、滬杭間將發展時速250公里以上輕軌交通,這都為高速電氣化電車線類產品提供了發展空間。楊吉林表示,今年將投入1000萬元形成2000噸銅錫合金電車線類產品生產規模,并與鐵道科學研究院合作,投入800萬元開發與電車線配套使用的承力索新產品,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爭取盡快跨入國家中等有色加工企業行列。 據了解,國內電車接觸線研究和使用經歷了無氧銅、銅銀合金階段,已基本滿足時速200公里以下電氣化鐵路的需要。時速300公里以上的電氣化鐵路對電車接觸線的要求更高,不僅要求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更要求有較高的抗拉強度和耐磨性能。圣達銅業開發的300公里/小時以上電氣化鐵道用銅錫合金電車線填補了國內這項空白,國家、省有關部門已將圣達銅業列為高新技術標準化試點企業,在完善企業標準的基礎上,引導其參與有關國際、國家標準的制(修)工作,以增強我國在相關領域的“話語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