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在清脆的鞭炮聲中,泰興市七圩鎮七圩村級為農服務社開張營業。這是泰興市掛牌成立的第200家服務社,這些服務社已覆蓋了該市70%的行政村。 為了實現連接產銷、城鄉雙向流通的目標,泰興市供銷社今年加快推進村級服務社、專業合作社、基層供銷社“三社”建設,將價廉物美的工業品送下鄉,把優質特色的農副產品帶進城。 “在計劃經濟時期,供銷社體系就是一個龐大的網絡系統,在溝通城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橋梁作用。進入市場經濟,計劃分配體制被打破,供銷社陷入困境,整個體系逐漸網破、線斷、人才流失。”泰興市供銷社主任陳新亮介紹,不但農民“賣難”問題更加凸顯,大量假冒偽劣商品乘機下鄉,農民消費者成為“消廢者”。 如何用市場經濟的辦法重新整合供銷社體系,既發展供銷社自身,又保護農民利益?陳新亮說,關鍵在于加速重構農村現代商品流通網絡,實現城鄉商品雙向流通,成為農村商品購銷的主渠道。 今年,該市計劃新建為農服務社25家,通過連鎖配送,將日用百貨、農藥化肥、煙花爆竹、醫藥等放心商品送下鄉,同時引入莊稼醫院、話費充值、票務預訂、婚慶策劃等,讓農民享受到更多更好的特色服務。該市還計劃新建農資農家店、生活資料小超市各50家,將購銷網絡延伸至每個農戶的家門口。 同時,該市將圍繞農村優勢產業,吸引龍頭企業、基層供銷社參與,建成專業合作社18家,解決農民的“賣難”問題。銀杏產業是該市的特色產業,該市今年將加大力度開拓上海、廣州等市場,建成宣堡銀杏批發市場,擴大銀杏產品的外銷量。 據介紹,該市今年將全面完成基層供銷社的重組改造。對運行質態差的,實行兼并重組、關停并轉,對少數仍在運行的基層社改制成民營基層社。在此基礎上,整合力量,建辦區域性中心基層社,協調管理一個區域的供銷經濟發展。 根據目標,該市供銷社系統今年計劃把價值18億元的商品統一配送到農家門口,集中收購農民手中價值8000萬元的農副土特產品,銷往城市市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