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泰興市以創建“全國農村殘疾人社區康復先進市”為契機,整合社區資源,完善配套設施,每個村(居)都將建殘疾人康復站,確保每一個有康復需求的農村殘疾人都享有康復服務。 泰興市殘聯理事長封紅年告訴記者,去年,泰興市財政安排專項資金,讓5716名重殘無業人員全額享受最低生活保障;采取鄉鎮財政補貼的方式,為9826名殘疾人辦理了“共享陽光”意外傷害保險;通過無償劃撥的形式,建起了蘇中一流的殘疾人康復中心。 “今年,我們將按照康復組織落實、康復對象落實、康復場所落實、康復器具落實,上門傳授康復知識、上門指導康復訓練、上門配送康復輔具、上門建造無障礙設施的要求,把殘疾人康復服務向農村延伸。”封紅年介紹,每個村(居)殘疾人康復站的建設面積不少于30平方米,有一名康復員,有一套完整的社區殘疾人康復檔案,有一套適宜的康復器材,有一套易看易懂的康復普及讀物,有一系列規章制度。對有康復需求的殘疾人,建立人手一冊的服務檔案,制訂康復計劃,實行個性化、面對面的服務。對于殘疾程度較重,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度殘疾人,為他們設置家庭病房;對于家庭條件較好的殘疾人,幫助他們選購或自制康復輔具,指導康復訓練。年內,會同有關部門,力爭將農村社區康復服務的部分費用納入到新型合作醫療報銷范圍,盡可能減輕殘疾人家庭負擔。 據了解,此前,泰興市已在河失鎮、泰興鎮、溪橋鎮、根思鄉開展殘疾人康復站進村(居)試點工作,所需經費由市鄉兩級財政承擔,此舉得到了中殘聯的肯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