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務公開欄內,只是一些宣傳資料。記者 立群 攝 泰興市泰興鎮錢莊村部分村民向本報熱線反映,自2000年以來,該村一直不公開村務,“村里收支情況簡直就是一本糊涂賬”。 3月11日中午,記者來到錢莊村村委會辦公室,院墻門緊鎖。記者透過大門鐵柵欄看到,院子東側有一塊“錢莊村村務公開欄”,鏡框內貼著“創建和諧小康農村”等宣傳資料。一過路村民說,鏡框內的這些資料已一兩年沒有更換了,名義上是村務公開欄,實際上從來沒看見過有關村務公開的實質性內容。 村民吳達富說,2000年3月,原姚王鎮與原泰興鎮合并。鎮里組織對錢莊村進行民主理財。作為村民推選出來的村理財小組一員,他參加了這次理財活動。不過,理財工作剛開個頭,有關負責人就要求成員簽字。由于有些賬目沒有理出結果,大家拒絕簽字,這項工作就半途而廢了。此后,直到2007年,在村民的要求下,該村再次進行民主理財,結果與2000年一樣,還是半途而廢。 村民錢亞明說,他是村支部委員。從2000年至今,村領導班子換了4屆,從沒有進行過村務公開。村里成立的村民監督委員會多次要求村委會公開財務賬目,但遭到拒絕。現在,村民監督委員會就是名存實亡。他提供了兩份村民監督委員會的書面申請,一份是2007年8月16日《關于對錢莊村財務公開的建議》,一份是2008年7月2日《關于對村兩委會當前有關工作的建議》,要求村里迅速建立好理財小組,及時實施財務公開,正常開展各種組織活動。他說,兩份書面申請都沒有結果。 村民錢志龍、錢祝平等人反映,該村村辦廠廠房出租,有租金收入;該市三環路土地征用,該村有征地補償費,這些錢總歸有個合理的去向,要讓村民明白。但為什么遲遲不敢公示出來? 錢莊村支部書記錢雪峰說,2000年鄉鎮合并以來,他是該村的第四任支部書記。該村情況比較復雜,債務也很多。目前連同村辦廠的債務在內有幾百萬元。村民所反映的村辦廠租金并沒有多少,三環路的征地補償費也全在各小組的賬上。前任村領導有沒有進行過村務公開,他不好評價。不過,他在2008年到任后,當年11月25日原村會計才移交財務賬目的。由于人事變化、檔案移交等種種原因影響了有關工作進度,至今村財務沒有進行過公開,也沒有理財。下一步,他將與村民監督委員會進行對接,成立理財小組,對村財務、低保對象、計劃生育等項目進行公開。 泰興市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副主任袁玉明說,按照規定,農村財務應每季度公布一次,公布在村務公開欄中或群眾能看得到的醒目位置。村民民主理財一般每年一至兩次,遇有特殊情況及時理財,以體現財務收支透明、公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