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說婦女能頂半邊天,在江蘇省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有這樣一群平凡而又特殊的女法官。她們忠于職守,耐得清貧,守望公平,匡扶正義,在平凡的崗位上,她們干出了不平凡的業績,一座座獎杯、一項項榮譽讓天平熠熠生輝。泰州中院張培成院長感慨道:“在我們泰州法院,占法官人數三分之一的女法官隊伍是一支特別能吃苦、特別能辦案也特別會辦案的審判主力軍,她們起到了男法官起不到的作用,是我們法院名副其實的半邊天!”
“法官媽媽”:天平下也有溫情
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道德模范、全國人民法庭優秀法官……面對一項項殊榮,“法官媽媽”陳燕萍顯得很平靜,就連我們采訪她時,還和以前一樣略帶羞澀。
“我審理的案件雖不是什么大案,但一個人也許一生就打一次官司,對老百姓來說,件件都是大案。我們做法官的,不僅要讓他們體會到法律的公平與正義,還要讓他們感受到法律的溫情。”這是她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2002年8月,陳燕萍在審理一起撫養糾紛案時發現,原告小敏兩歲時面部長出兩塊腫瘤。小敏7歲時父親因病去世,母親又離家出走,只能隨祖父母生活。陳燕萍決心為小敏尋找媽媽,尋找母愛,尋求社會的關注。她拉著小敏的手,十幾次到靖江新橋、泰興七圩等地尋找小敏的生母;還帶著小敏到靖江市人民醫院、南通瑞慈醫院、南京中大醫院、上海第九醫院等各地醫院查治和聯系手術治療。只要對小敏的救治存有一線希望,她都主動聯系,不輕易放棄。有一次,陳燕萍帶小敏去醫院看病時,小敏在進入檢查室前摟著陳燕萍說:“媽媽,我怕!”“不要怕,以后我就是你的媽媽,我們一起來戰勝病魔!”孩子的真情流露令陳燕萍淚珠涌動。在陳燕萍的悉心關懷和多方努力下,目前小敏已經成功切除了面部一塊巨型腫瘤,恢復了花季少女應有的天真和爛漫。
作為一名奮斗在農村法庭的女法官,14年來,陳燕萍就是這樣把辛勤的汗水灑在了鄉間小路上,把法律的溫情播送給千家萬戶,她那高尚的人格魅力,無愧于“道德模范”的榮譽稱號。 “調解狀元”:調出和諧一片天 “俗話說,鄰居好,賽金寶。你們兩家關系原本那么好,有什么事情不能坐下來好好談呢?像這樣浪費時間、浪費精力,你們說值不值?”我們見到董畢時,她正在調解一樁因建房引起的界址糾紛。雙方當事人原本是關系很好的鄰居,因一方建房產生了界址糾紛,鬧得不可開交,最終訴訟到了法庭。這是一樁典型的“爭氣型”官司,雙方的矛盾其實并沒有多大,就是都憋著一口氣,誰也不愿意丟了“面子”。董畢抓住這一突破口,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分別從各方的角度進行勸說調解,不到一個小時的時間,雙方當事人當庭握手言和,一場矛盾糾紛就此煙消云散。
董畢是泰州市海陵區人民法院民一庭的副庭長,也是一名光榮的省人大代表。2008年她辦案421件,調撤率達到74.81%,是遠近聞名的“調解狀元”。不少案件當事人指明要她進行調解,用當事人的話來說,董法官辦的案件即使調解不成功,說出來的話也讓人聽著舒服。
在一起轉讓合同糾紛案件中,原、被告是親姐弟,經營父母的企業,由于家庭矛盾所致,姐弟長期不和,進而引起合同糾紛。起訴后,作為原告的姐姐情緒相當激動,說話也不理智,她多次表示,即使傾家蕩產也要將官司打到底。案情雖基本清楚,但董畢不急于判決,而是把雙方親情作為中心,耐心疏導勸說,使姐弟倆終于冰釋前嫌,流著淚抱在一起。案件調解結案后,原告寄來表揚信說:“董法官視我為親人,仔細聽我的傾訴,苦口婆心地為我們講道理,最終解決了我們家庭長期以來的矛盾,彌合了我們破裂的親情,我心里萬分感激她。”
“婚姻調解專家”:為當事人點亮一盞心燈
“我覺得審理離婚案件的法官,不僅僅需要行為穩健,更需要一顆善于傾聽的心和一個善于思考的頭腦,要用一個個通俗易懂的小比喻折射出婚姻中的大智慧,把復雜的婚姻矛盾簡單化,從而達到息訴止紛,化干弋為玉帛。畢竟當事人的心結不打開,即便是公正的判決有時也難鈍化當事人的矛盾。”泰州轄區內的泰興市人民法院法官劉凌這樣總結十年的調解經驗。
在十年的法官生涯中,劉凌共處理了數百件離婚案件,所辦理的離婚案件中,調解率達90%以上,判決的案件無一起上訴,無一起當事人纏訪,是泰州地區頗有名氣的婚姻調解專家。
市民李某因為與妻子性格不和, 2008年年初向泰興法院提起訴訟。望著形同陌路的夫婦倆,劉凌并沒有急于判案,而是將夫婦二人請進了調解室,經過一番真誠耐心的調解,妻子思想上已經有些松動,但李某還是一門心思地想要離婚。劉凌并不氣餒,多次到李某家中做思想工作,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在多次耐心勸說下,夫婦二人終于冰釋前嫌,破鏡重圓。走出法院的夫婦倆感慨的說道:“以前一直以為法律是冷冰冰的,原來司法也可以這么溫馨……”
“法官姐妹花”:一身正氣 滿腔柔情
同一天進法院、同一天入黨、同是泰州轄區姜堰市人民法院審判員,賈亞兵、賈衛兵姐妹倆近日又同時被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授予個人三等功,當我們見到這對“法官姐妹花”時,不禁感嘆怎么會如此巧合。
“這姐妹倆骨子里都有一股狠勁、鉆勁,遇到疑難棘手的案件,她們就敢頂針碰硬,是我們院里出了名的拼命三郎”。提起賈亞兵、賈衛兵倆姐妹,姜堰法院湯建國院長贊不絕口。
姐姐賈亞兵從事民事審判工作,從不因感情而拉不開面子,不因個人私利放棄原則,始終有一說一,不唯上、不唯利、不唯情,只唯法。從事刑事審判工作的妹妹賈衛兵骨子里同樣透著一股凜然正氣。在她主審的近千件案件中,改變檢察院認定數額的有數十起,改變檢察院定性的也有近十起,宣判后都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反響。
“熟悉我們的人都說我們姐妹倆不僅長得像,就連脾氣性格都差不多,我想這是因為我和姐姐都有一股不服輸、認死理的勁兒和一顆秉公辦案的心吧!”妹妹賈衛兵笑著對我們說。
審判工作紛繁復雜,各種矛盾糾紛凸顯,姐妹倆不僅對案件審理懷著一顆公心,對待案件當事人更飽含著一腔熱忱。一次,賈亞兵了解到一名未成年被告人家庭困難、父親早亡、母親臥病在床的情況后,多次到被告人家中慰問探望,請醫生為被告人的母親治療。被告人感動得痛哭流涕:“我一定好好改造、重新做人,絕不辜負賈阿姨的厚望。”
“以民為天,以公為上”,泰州法院的女法官們以鐵肩擔起公平正義的大旗,以柔情化解矛盾糾紛, “將心比心”、“以人心換人心”,正是這樣一片赤子情懷,換來了人民群眾的交口稱贊。泰州兩級法院也多次獲得“巾幗文明崗”的榮譽稱號,女法官們用一身正氣和滿腔熱情譜寫著天平下的青春之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