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興市委、市政府對農業、農村和農民增收工作作出部署:今年以市為單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確保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小康目標值8000元,力爭2012年突破1萬元,2020年達1.8萬元。 泰興市委副書記張澤民說,針對當前農民增收難的實際,泰興市委、市政府將進一步落實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千方百計拓展農民增收空間。 大力發展高效規模農業,重點發展設施蔬菜、花卉苗木、應時鮮果、食用菌等設施園藝業以及露天蔬菜、特糧特經等傳統特色產業,全力推進休閑觀光農業和循環農業經濟發展,促進農業產業前伸后延,增加產出效益。圍繞蔬菜、果品等設施園藝業,推動高效農業集聚發展,實行鄉鄉建園區、村村有基地,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格局。今年全市新增高效農業種植面積5萬畝,每個鄉鎮形成一個規劃面積5000畝、建成面積1000畝的高效農業種植園區,并積極發展規模養殖,鼓勵建設畜禽養殖小區,規模養殖比重同比提高5個百分點。 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全面啟動泰興農產品加工園區建設,突出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等工作重點,力爭早日取得實質性進展。著力培強12家規模較大、科技含量較高、與主導產業關聯度大的龍頭企業,積極實施品牌戰略,提高產品質量和檔次,擴大泰興農產品影響,提升市場競爭力。加快銀杏產業發展,促進銀杏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 大力推進農民就業創業,全年培訓2.4萬人,其中轉移前培訓1.7萬人;落實貧困農戶勞動力免費職業技能培訓、免費職業技能鑒定等政策,年內完成1750人的全免費培訓任務;積極鼓勵支持農民自主創業,建立健全政策扶持、創業培訓、創業服務“三位一體”的工作機制,在稅費減免、工商登記、信息咨詢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全年完成自主創業培訓任務3500人,新增自主創業農民6300人,帶動就業人數20000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