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報業網訊 “有困難就找黨組織”,這句話已成為泰興市分界鎮非公企業廣大職工的共識。這源于該鎮首個企業黨支部黨員愛心基金的設立。 王云祥,是泰興市瑞鴻化工廠廠長兼黨支部書記,也是黨員愛心基金的創始人。2005年4月,為幫助特別貧困或遭遇突發變故的職工家庭渡過難關,由黨組織牽頭發起成立愛心互助基金,他本人帶頭,在全廠黨員干部中籌資,當即募得愛心基金7萬元。愛心基金以企業黨支部的名義交由財務科專項管理,專款專用。職工有困難時,由個人申請,經監理會調查、核實后,報黨支部審批,以無息借款的方式一次性支付。 王日慶是第一位受益者。2005年5月份,家里正在蓋房子,不巧的是,年邁的母親突發急病。正當他急得團團轉的時候,王云祥將1萬元現金送到了他的手中。“要不是黨員愛心基金及時幫忙,我家還不知道會變成什么樣子。”三年過去了,王日慶依然很是激動。 據統計,瑞鴻黨員愛心互助基金自設立以來,已發放近15萬元,先后解決了26名職工子女上學、親屬生病、建房蓋屋等實際難題。王云祥告訴記者,如今在瑞鴻,全廠干部員工情同手足,甘苦共嘗,職工按時上下班、遵守操作規程、講求節能降耗等,已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 一花引來萬花開。目前,分界鎮有9家非公企業黨組織成立了愛心基金。宸龍服飾有限公司黨支部實行“職工子女獎學金”制度,職工子女在九年制義務教育學習期間,每學期被評為三好學生的,均可得到100元以上的獎勵;東盛電子器材廠黨支部成立“企業職工幫扶幫困基金制度”,職工家庭出現困難,黨組織總是盡力相助,年均資助額在3萬元以上。去年,該廠吸納了6名殘疾人進廠務工,在每月支付正常工資的同時,每人還加發300元的家庭困難補助。 分界鎮黨委書記李飛說,作為非公企業經營者,不僅要賺錢,最重要的是對社會要有一種責任感。近年來,這9家企業主動參與新農村建設,到目前已捐款80多萬元,鋪設水泥路14公里、維修砂石路2萬米、新建農橋2座,還安置了100多名肢體殘疾人進廠務工。(趙曉勇 馬宏飛 管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