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中丹集團副總經理陳捷 本網訊(記者 王夔)2009年2月24日下午,泰州網絡媒體“信心·2009”大型采訪組來到泰興市中丹集團,中丹集團的副總經理熱情接待了來訪的記者,并將中丹集團在當前金融危機下的積極應對向記者做了具體的介紹。
陳捷副總經理首先肯定了中丹集團應對金融危機的信心,他表示,中丹集團是一家有著三十年歷史的老廠,在三十年的發展過程中,工廠積累了相當的資源,這種資源具有廣泛性,比如,人力資源、客戶資源、社會關系資源等等,這些資源性的東西是別的小廠、新廠所不可比肩的,中丹集團有信心在此輪金融危機下站穩腳跟。
在談到具體措施時,陳捷副總經理提了三個字:“保”,“增”,“防”。
“保”是保增長,要保住傳統優勢產品的市場份額。
“增”是增加新產品,讓新產品成為中丹集團新的增長點。
最后陳捷副總經理提到了“防”。
“防”,是中丹集團此次應對金融危機的重要構思之一。
保增長、投放新產品是許多企業在此輪金融危機中應對的策略,而此次中丹集團提出的“防”卻是被許多企業所忽略的。
用陳捷副總經理的話說,由美國次貸危機引起的此輪金融危機到底什么時候是底,誰也沒個數,可能是一年二年,也可能是八年十年。在這種情況下,公司作最壞的打算,按最壞的打算來未雨綢繆。公司有了一系列舉措,比如,直接進入美國市場、在南京設立科技研發中心、產品的生產由間歇化向連續化轉化等等。
陳捷副總經理認為,只有把自身放到最壞的地方,才能更有利于公司的未來。而如果公司設想的最壞情況都有了對策,那么公司還怎么會沒有信心來應對此次金融危機呢?
就像泰興市委書記張兆江在接受采訪時說的:信心不是等出來的,不是想象出來的,也不是喊出來的。我覺得我們的信心應該是干出來的,是搶出來的,是拼出來的。在此輪金融危機中,中丹集團確實沒有等、靠、要,而是干、搶、拼,在干、搶、拼中他們發現了自己的信心。可以套用一句名言:金融危機中從來不缺少信心,缺少的是發現。
信心是一切社會活動的加速器,2009年,相信中丹集團懷抱信心,會越走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