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丁灣劫持事件中,“振華4號”是唯一戰勝海盜的輪船,張春俊說:“回家的感覺真好。” 泰興籍船員張春俊首次跟隨上海振華4號貨輪出海遠赴蘇丹,就遇見了傳說中恐怖的索馬里海盜。身為投彈組組長的他,和同伴們一道與海盜展開殊死搏斗,最終贏得了勝利,使中國的“振華4號”名揚世界。2月22日,張春俊回到老家泰興休假,透露了一些不為人知的細節。 火線擔任投彈組長 2月22日,在一片熱切而充滿期待的眼神中,滿臉黝黑的張春俊終于回到自己溫馨的家——泰興市金港花園。 張春俊今年31歲,已經有了5年的海員經歷。從澳大利亞的大型漁船到振華9號貨輪、中海貨輪,再到振華4號貨輪,張春俊憑借扎實的調水技術和老實本分的人品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 去年11月,已經在上海振華4號貨輪工作了3個月的張春俊第一次跟隨貨輪送大型吊車去蘇丹。當年12月17日,貨輪返航途經索馬里時遭遇海盜。 在海上工作5年,張春俊這是第一次遭遇海盜。當時,他被船長當場任命為投彈組組長,任務是組織大家制作燃燒彈,同時觀察最佳的投擲位置。 “沒有時間讓你害怕了,打得紅了眼了。”張春俊說,他一聲又一聲喊著“投”,嗓子都啞了。40分鐘內,在他的指揮下,投彈組迅速有序地用自制的燃燒彈砸向海盜,為船員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線。 四次演習功不可沒 “太多媒體報道我們了。”張春俊說,自從30名船員齊心合力打敗海盜后,全國很多媒體都采訪了他們,怎么樣打敗海盜?用了什么秘密武器?張春俊說,真正的功勞應該是船長集中所有船員曾經進行過四次防海盜演習。 張春俊說,以前在其他船上,從來沒有進行過防海盜演習,基本上只學習一些消防、救生等知識。自從去年11月跟隨上海振華4號遠征蘇丹后,船長彭維源就開始不斷向船員灌輸預防海盜概念。 “一開始,我們還笑,哪里會真有海盜哦。”張春俊說,第一次演習的時候,是剛剛出海一個星期,大家嘻嘻哈哈,燃燒彈怎么做根本就不知道。到第四次演習的時候,所有船員都能根據自己的分工密切配合,那時剛好從蘇丹返航,不久就真的遇上了海盜。 張春俊說,因為有充足的準備,真的遇上海盜時,船員們竟然有點亢奮。 300名官兵向他們敬禮 稍作休整,張春俊從行李中小心翼翼地將一只水晶獎杯捧出來。只見做成船型的獎杯上用金色寫著“贈張春俊:英勇抗擊海盜,捍衛祖國尊嚴”。 “這個獎杯比什么都珍貴。”張春俊說,這次“振華4號”擊退索馬里海盜,是2008年亞丁灣遭劫持輪船中,經過激烈戰斗,成功戰勝海盜的唯一一例。 正是這唯一性,讓30名船員成了英雄。 “可我們倒不覺得自己是英雄,反而通過這件事,第一次真切體會了祖國像母親。”張春俊透露,在擊退海盜后幾天,在公海上他們遇到了中國的護航艦隊。已經知道他們打敗海盜的300多名官兵,全部敬禮向他們表示慰問。 “我們全船的人都哭了。”張春俊說,在經歷過生死搏斗后,第一眼看到自己國家的艦隊,那種兒子回到祖國母親懷抱的感受特別強烈,一切辛苦都化為泡影。 “回家的感覺真好。”眼睛濕潤的張春俊說,珍貴的獎杯,他將送給親愛的家人。休假這段時間,他要好好陪陪老婆、兒子和父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