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葉桂華)季長蘭是泰興市古溪鎮顧莊村農民,去年她將2畝地入股該鎮余廣果蔬合作社。“土地入股到合作社,每年每畝保底收入800元,加上年底分紅和在合作社打工,光我一個人一年就掙了6000元以上,相當于過去一家人兩三年的種地收入。”季長蘭告訴記者。 與季長蘭一樣,目前我市共有3.06萬戶農民自愿將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在轉成“土地股民”的同時,家庭也逐漸富裕了起來。 截至上月底,我市農村土地流轉面積39.29萬畝。其中入股土地面積6.96萬畝,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176個,3.06萬戶“土地股民”去年累計獲得分紅收入3441萬元,每畝土地收益高達1000多元。 市委農工辦經管處負責人謝志來介紹,由于農業龍頭企業、經濟合作組織的參與,目前我市土地流轉已由過去的零散型向連片集中型發展,去年底全市土地流轉50畝以上的就達2811個,1000畝以上的規模經營面積達4.72萬畝。 “土地連片集中流轉,土地產出率明顯提高,去年全市農民從中獲得收益近億元。”謝志來介紹。 據了解,這些土地股份合作社還吸納了包括“土地股民”在內的農村勞動力10270個,在合作社打工的工資性收入去年達到4357萬元,勞均年收入4242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