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伊始,地處泰興市劉陳鎮的伊嘉人服飾有限公司忙著招錄新工人,250名返鄉農民在家門口又捧上了“新飯碗”。伊嘉人公司總經理顧月華告訴記者,250人中絕大多數是熟練工,其中不少人還在國外歷練過,這為企業的加快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伊嘉人服飾有限公司是蘇州客商陸福泉、顧益玲夫婦創辦的,原來租用劉陳糧管所閑置庫房生產,2004年起步時僅有70多個工人,后來增加到150人。去年,“伊嘉人”在劉陳鎮工業集聚區征地16畝,投入1500萬元,新建了標準廠房,增加了兩條生產線。今年春節后,企業搶抓金融危機下農民工返鄉的機遇,儲備人才資源,擴大生產規模。“按照在手訂單和今年的用工計劃,我們還可以再吸納50人就業,希望更多的農民兄弟加盟‘伊嘉人’,共同創造美好的生活!”總經理顧月華表示。 “服裝加工屬勞動密集型產業,財稅貢獻份額雖然不大,但對就地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劉陳鎮黨委書記金愛萍介紹,近4年來,我們充分利用學校撤并后閑置的校舍、原鎮村企業的空關房,吸引民資、外資和工商資本興辦服裝企業。 上海客商利用原劉陳水帶廠閑置廠房、土地,投資400多萬元,創辦了泰興市懿清服飾有限公司;一港商利用原吳莊小學場地,翻建了三幢廠房,投資2000萬元,新辦了滾石時裝(泰州)公司。截至目前,全鎮共興辦服裝企業27家,就地轉移農村勞動力3000人。 “這些服裝企業以內銷為主,在手訂單充足,今年不僅不裁員、不降薪,而且還千方百計解除員工的后顧之憂。”金愛萍介紹,像伊嘉人服飾公司,就在劉陳中心小學附近租房,辦起了“伊嘉人服飾員工子女食堂”,免費為員工子女提供午餐,并安排專人接送孩子。僅此一項,一年就增加額外支出近7萬元。“這點錢花得值,留住了人,更留住了心!”顧月華說。 “服裝加工還催生了包裝、紐扣、商標印刷等五六個相關產業,目前全鎮用工缺口近2000人。我們現在不是愁農民工返鄉,而是盼著他們回鄉。”金愛萍笑言。 |
